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2分类:网站入侵浏览:96评论:5
找人办事没办成钱不给退怎么办
1、协商
如果遇到找人办事没办成钱不给退,当事人首先应该同对方协商欠款的退回事项。当事人如果可以接受的话,可以适当的减少退换的金额。如果不能接受并且对方拒不退还的话,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要回。
2、起诉
找人办事没办成钱不给退,当事人可以按照不当得利或者委托合同纠纷向法院进行起诉。通常情况下,找人办事是违法法律相关规定的,可以通过起诉认定委托事项无效,判令对方返还相关款项。
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六十一条 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对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告对方诈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对方涉及上述行为的话,当事人可以直接报警,告对方诈骗。如果警方认定不存在诈骗行为不受理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
托人办事钱给事没办成,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追回资金,具体如下:
1、协商,当事人首先应该同对方协商欠款的退回事项。当事人可以接受的话,可以适当的减少退换的金额。如果不能接受并且对方拒不退还的话,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要回;
2、起诉,当事人可以按照不当得利或者委托合同纠纷向法院进行起诉。可以通过起诉认定委托事项无效,判令对方返还相关款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拿钱找人办事,没办成钱不对,像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诈骗行为,而是一种侵吞他人财物的行,因为像这种情况下,既然拿来的钱,肯定要问人家办事事办不成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责任,所以如果对方一直拿着这个钱不还,那么像这种,侵吞他人财物的行为肯定是成立的,因此你可以先跟他协商,让他退还部分钱,如果他分文不退的话,那说明这种侵吞罪肯定是有的,你可以起诉他
如果遇到找人办事没办成钱不给退,当事人首先应该同对方协商欠款的退回事项。当事人如果可以接受的话,可以适当的减少退换的金额。如果不能接受并且对方拒不退还的话,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要回。2 、起诉 找人办事没办成钱不给退,当事人可以按照不当得利或者委托合同纠纷向法院进行起诉。通常情况下,找人办事是违法法律相关规定的,可以通过起诉认定委托事项无效,判令对方返还相关款项。
一般是不属于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收钱帮忙办事若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不构成诈骗,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构成诈骗。法律另有其他规定,应当依照其规定。
法律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拿钱帮人办事没办成不算诈骗。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如果是虚构事实,利用“办事”为幌子,诈骗钱财的,可以报警求助。如果仅仅是办钱花了事没有办成,这属于民事纠纷,警察不会管的。
一、案例:花钱托请,想让儿了上一中
家住山东省商河县的李某,也和其它家长一样,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经过别人的介绍,李某认识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杨某。杨能人 大腿一拍说好,这事包在我身上,两万块钱就能把你儿子送到城里的县一中读书。李某高兴坏了,这下碰到贵人了,很快送过去两万块钱,在家就等县一中录取通知书了。可一等再等,一催再催,一直等到新学期学生开学,杨某却说:事没有办成,钱我还你!还钱的事也是一拖再拖,恼羞成怒的李某将杨“能人”起诉到商河人民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收取李某的两万元,是为了给李某的子女办理入学的费用,而杨某并非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无权收取李某子女入学的任何费用。故杨某收取的两万元款项,实际是一种请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法院据此裁定:驳回原告李某的起诉。李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李某与杨某以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不正当方式实现目的,其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遂裁定驳回了上诉人的上诉。
知识链接:什么是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在民事活动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以案说法:
1、能否按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追讨?
难道李某的两万元真的这样打水漂了!有些网友可能要问,能否按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追讨?“四哥有法说”认为,这种行为也很难认定为诈骗。诈骗需要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还需要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行为。针对本案,杨某已声明归还两万元,只是暂时没有能力归还罢了。如果他说钱花了,事没有办事,纠纷更难解决。如果他确实去打听了托请之事,或者请了校长的司机的小舅子的二姨妈吃了一顿饭,想办成此事,因为所托之人无能为力,那也不算虚构事实。虽说诈骗行为难以认定,不过当事人也可以尝试向公安机关报案,由警方对具体案情具体分析,查一下此人是否还有类似的案件。
如果不是诈骗行为,警方是绝对不能插手民事纠纷的。
2、此案起诉的案由是“民间借贷纠纷”,显然是不对!
李某起诉杨某华,要求还钱的案由:民间借贷纠纷,请托行为与借贷纠纷案件性质不同,法院当然会驳回起诉。如果有朋友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尝试按不当得利纠纷起诉。不过,仍然存在违背公序良俗风险。
结束语:
虽说违背公共秩序、道德准则的“托请人情”是法治社会的“毒瘤”,但在当前社会中也时也难以避免。所以在此提醒有关朋友,了解有关法律规定,量力而为,不要吃了亏,还没有地方去喊冤叫屈。
标签:花钱找人办事没办成
已有5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2 02:41:55 回复
行为。收钱帮忙办事若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不构成诈骗,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构成诈骗。法律另有其他规定,应当依照其规定。法律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拿钱帮人办事没办成不算诈骗。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2 11:46:36 回复
只是暂时没有能力归还罢了。如果他说钱花了,事没有办事,纠纷更难解决。如果他确实去打听了托请之事,或者请了校长的司机的小舅子的二姨妈吃了一顿饭,想办成此事,因为所托之人无能为力,那也不算虚构事实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2 06:52:25 回复
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2 11:20:53 回复
免。所以在此提醒有关朋友,了解有关法律规定,量力而为,不要吃了亏,还没有地方去喊冤叫屈。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2 08:37:37 回复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花钱托人办事,事没办成,钱也不退,能报警要回吗?如果是虚构事实,利用“办事”为幌子,诈骗钱财的,可以报警求助。如果仅仅是办钱花了事没有办成,这属于民事纠纷,警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