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5分类:入侵后台浏览:93评论:3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此句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态度有何特点,也就是价值观,即是非善恶美丑判断标准。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价值观是否积极、正确。
为将,忠诚爱国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项要素,为将者如敌我不分,那后果是极其残忍的。在诸葛亮看来,志是第一位的。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此句中的“变”指的是应变、变通能力。两军对阵,军情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所以为将者应有很好的应变能力与灵活性,敌变我变,以奇制胜。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指学识,也就是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咨之计谋,可以了解对方学识广度,深度,实用程度等。老马识途就是知识经验在马身上的体现,管仲提出的老马识途方法,也反映了学识本身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此句是指通过棘手的事情来考察对方的勇气与魄力。“狭路相逢勇者胜”,“万人敌”均是强调为将者的勇敢与魄力。患难可见真情,那遇到困难、窘迫则也考察出一个人的勇敢与魄力。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酒后吐真言”,通过一起饮酒来观察对方酒后的言论及性情。当人醉酒之后,其大脑的部分意识被酒精麻醉,往往会把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本我展露出来。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临之以利”是给予利益,然后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为将应廉洁爱卒,战国名将赵奢与士卒感情极深,如其夫人所言:“身所食饮而进者十数,所友者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与军吏士大夫。”
因此,战士皆愿为之效命。在作战中,他执法如山,赏罚分明,再加上用兵如神,因此,带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劲旅。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指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说到做到,是否讲信用。“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徙木立信,是商鞅变法的开始;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也是讲信。
无信不立,无信则军纪不明,军令不行,军威不振。诚信,为人为事之本,和第一条“志”是相通的,是“志”的体现。
扩展资料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是历代王朝盛衰变化的基本规律。人,作为政治活动的核心,其作用不可替代,诸葛亮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人的认识,就成了他为政的大事,用他的话说就是“谋事在人”。尽管“画虎画皮难画,知人知面不知心”,但诸葛亮有一套独特的识人方法。
诸葛亮在《将苑》(又名《心书》)提出了为将者所需具备的七项特质,并提出识辨这七项特质的方法,即识人七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七项特质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也即为将的早期胜任力模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心书
百度百科_诸葛亮
诸葛亮的识人方法是“志、变、识、勇、性、廉、信”: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探究一个人对对与错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心智,志趣和立场。如果在大是大非问题模棱两可的人,必然是无法委以重任。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用无懈可击的言辞把他逼到理屈词穷处,让他毫无还嘴之力,看其反应如何。弱者无力改变,垂头丧气;强者反应机敏,定有反击之力。
诸葛亮认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必须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向一个人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他出谋划策,就能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见识是否独特。那些毫无计谋、遇事便束手无策的人,遇到突发事件只会力不从心,无法顾全大局。
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遇到危难险重的事,正是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和胆量的时候,能够临危不惧,遇事不慌,迎难而上,千方百计解决困难的人,才是最为需要有胆识有勇气的人。
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常常人为地创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战而胜之,没有敢趟地雷阵、越险滩的非凡勇气,关键时刻就不可能承担起重任。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酒喝到一定程度时,有的人就再也遮掩不住本性,显示出真实的自我。醉酒之后仍然有礼有节,不失仪态的人,正直之心溢于言表的人,值得交往与托付。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给他利或权,看他是否经得起诱惑,品行高洁的人应该是不贪不义之财,不得不仁之利,不取不当之钱,且能想到和兼顾到别人和社会的利益。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托付对方办事,看对方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若是说话不算数,就不值得别人信赖。
扩展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生存智慧:圣人亦感所难的知人
夫知人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译文
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然而,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七条办法的: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应变的能力;就某个计划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勇气;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修养;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日,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词辨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日,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认为鉴知人才首先要鉴知人的本性。考察本性要从人的外貌内情两方面进行。两才一致,善也易辨,恶也易辨。但人的外貌与内情往往不一致。“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因此,诸葛亮提出了知人的七法。“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日,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日,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集·知人性》)。
这就是说,知人之法有七个方面:一是用是非来考察他,看他意志是否坚定;二是用言辞来为难他,看他应变能力是否强;三是拿策略向他咨询,看他识断是否对;四是把灾难告诉他,看他的勇气是否大;五是用酒色来迷醉他,看他是否失常态;六是让他处理财物,看他为政是否廉;七是交任务让他完成,看他信用是否好。如果志向、变通、学识、勇敢、品性、廉洁、信用七个方面兼备而且皆优,可委以重任。
此外,《歇冠子·道端》以“量人”为题,提出“富者观其所予,足以知仁。贵者观其所举,足以知忠。观其大伴,长不让少,贵不让贱,足以知礼达。观其所不行,足以知义。受官任治,观其去就足以知智。迫之不惧,足以知勇。口利辞巧,足以知辩。使之不隐,足以知信。贫者观其所不取,足以知廉。贱者观其所不为,足以知贤。测深观天,足以知圣。”这既考察德,又考查才智和办事能力,也是考察人才的一种重要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用大是大非的事情来问他,让他判断,可以观察出这个人的志向,他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中观察而来。
2、穷之以辞观其变
“穷”指追问,“辞”指言辞。问他某一件事让他进行回答,然后接着问,通过这个方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应变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咨”就是咨询之意。就某项计划、决策和措施,向他询问并征求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水平。如果犹豫不决,说明缺乏胆识或经验,不能堪以重任。
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告诉他这件事情很艰难,甚至会有灾难,以观察期勇气和胆识,看其是不是敢于承担。只有在危难时刻处变不惊,勇于面对现实,能够驾驭局面且转危为安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5、醉之以酒而观其行
酒后一般都是乱性的,用酒来醉之,可以观察其真性情。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说官话、假话,醉时才掏出真心话,真所谓“人生隔胸腔,对面万千里。惟有醉后言,谬误也真理。”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以利临之,观察他是否能经得起诱惑,从而辨识其是否廉洁。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劳动去获得利益和靠贪污受贿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秉持廉洁永远会赢得人们的钦佩和尊重。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让他去做某一件事情,可以观察出他的诚信度。言行一致、讲求信义之人才能恪尽职守、秉公办事。
简言之,就是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考察,可谓是全面精到,颇有道理。
扩展资料:
诸葛亮识人七法出自于诸葛亮写的一篇文言文《知人之道》,主要讲述了解人的本性的办法。
原文:夫知人之性,莫难查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自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译文: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
然而,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七条办法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人之道
在推行法治政策的同时,诸葛亮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他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诸葛亮文集》卷3)认为选用贤能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在举贤这一方面,和厉行法治一样,他做了大量艰苦和细致的工作。他选拔一些很有才能并忠于蜀汉政权的文臣武将,让他们担任郡守、都督、将军等重要职务,发挥他们的作用。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很能说明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成效:
《三国志_蜀书》自诸葛亮及其子以下,有传者(包括附传)共有69人。其中有38人受到诸葛亮的提拔或重用。还有庞统、法正、许靖、刘巴、董和等五人因才智过人而受到他的称赞或推荐。在余下不曾受到他提升和推荐的人当中,除已去世的刘备的旧属(如关羽、张飞等)及诸葛亮死后新上台的新人外,所剩就无几了。
当然,不能说能够进《三国志_蜀书》传记的,个个都是优秀人才,但是能够进《三国志》的,应该是担任重要岗位的人物或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人物——这却是个事实。这样一些人物,大多是诸葛亮所留意、物色、加以委任的,而他们的政绩,大多也是人们所称赞的,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广揽人才的结果。
如果再综合《华阳国志》、《三国志》裴注、《季汉辅臣赞》等资料来看,诸葛亮用人范围之广,更是三国时期政治家中首屈一指的了。
诸葛亮选拔人才、用人之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德才并重,着重于德
这一点和曹操的做法很不相同。曹操认为“有行(道德)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所以他要求地方举荐人才,哪怕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_魏书_武帝纪》)
诸葛亮本人就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人的才能,因此他用人的标准,就是在德才并重的前提下,更着重于德。他施政治国所任用的一批人,都是品行纯正的才智之士。如蒋琬的“托志忠雅”,费_的“雅性谦素,家不积财,董光的“秉心公亮”,陈露的“忠属老而益笃”,郭攸之的“以器业知名于时”,姜维的“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杨洪的“忠清款亮,忱公如家”,邓芝的“坚贞简亮,临官忘家”,王平的“忠勇而严整”,李恢的“公亮志业”,吕凯的“守节不回”,射援的“少有品行”等等,一批“贞亮死节之臣”。
正因为诸葛亮选择严格,蜀汉的人才虽然不如曹操手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那样多,但从质量上看,却要比曹魏高得多。
这一点,夺取汉中时,法正就看得很清楚,他曾向刘备说过:“魏之将帅,比不上蜀国的将帅。”(《三国志_蜀书_法正传》)而直到蜀国灭亡,郭颁在其《世语》中还称赞蜀国的官员大多属“天下英俊”。
对于诸葛亮这种选拔人才的精神与做法,后代的学者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明代的方孝儒在《诸葛丞相论》中就认为,自秦汉以下为相者都不如诸葛亮。而清代的史学家赵翼在《廿一史札记》中,把诸葛亮与曹操、刘备、孙权加以比较后,认为:就用人来说,曹操用权术来驾驭人才,刘备以他的挚诚来笼络人才,孙氏兄弟用意气相投来网罗人才。用权术驾驭可以说是一种机谋,用挚诚与意气都是诚心的表现。而兼有这三者长处的人,只有诸葛孔明一人而已。
诸葛亮治国“开诚心,布公道”,用人重德讲才,同时兼蓄各类人才,他量才授任,扬长避短,也使用了不少有所短的智能之士,表现出用人之度。这一点,将在下文专节叙及。
2.取人不限其方,不以资历出身为限
诸葛亮选拔、使用人才,不搞宗派,不存门户之见,不讲资历和门第,而是以“德才”为标准,以才干为依据,这些方面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就不搞宗派,不存门户之见来说,只要看看刘备集团中各级官僚机构的人员组成情况,就可以明白。
在以刘备和诸葛亮为首的蜀汉统治集团中,有很早就跟随着刘备东征西讨的北方旧人,如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简雍等,又有在刘备占领荆州后,跟着刘备入蜀的荆楚人士,如庞统、蒋琬、陈震、马谡、向宠、黄忠、张南、冯习等,还有原为刘璋旧部的益州人士,如法正、李严、吴懿、费观、董和、程畿、张嶷、马忠等,甚至还有从敌对国归顺过来的,如姜维等,这些人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不管来自何等地区,参加蜀汉集团是否先后,只要忠诚于“复兴汉室”大业,有一定的才能,诸葛亮都尽量录用,尽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公正地对待他们,甚至让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处于显要的地位。这种选士授职不以主观色彩和从狭隘的本派私利出发,而是着眼于整个集团利益的作风,表现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家风度。
诸葛亮擢升官吏,不讲资历出身,不计门第,对于有卓越才干和特殊贡献的人予以破格提拔,他认为“亘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因而他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从下层官吏中发现、选拔人才,破格提升了不少有才能、有功业的新人。
巴郡人张嶷,出身寒微,刘津时只是个下级官员,诸葛亮发现他“识断明果”,并有“忠诚之节”,提拔他为越_太守。张嶷到任以后,在处理本郡复杂的民族关系方面,显示了他灵活机动的领导能力,一时之间,“蛮夷皆服,颇来降附”(《三国志_蜀书_张嶷传》),在贯彻诸葛亮“安抚”的民族政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巴西郡人王平,出身士卒,手不能书,文化水平很低,原是曹操手下的小军官,刘备征汉中时投降刘备,由于他“遵履法度”(三国志_蜀书_王平传》),实践经验较丰富,在街亭之战时立了功,诸葛亮提拔他为讨寇将军。在日后诸葛亮北伐等战役中,他也屡立战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杨洪原是犍为太守李严手下的功曹小吏,当刘备北攻汉中急需援兵时,诸葛亮向他征求意见,发觉他很有政治头脑,于是提升他为蜀郡太守。何祗原是杨洪门下书往,因有“才策功干”,又被诸葛亮提升为广武太守,这里还有一段逸闻。据说每当朝会,何祗与杨洪平起平坐,杨洪开玩笑地对何祗说:“你的马怎么跑得那么快?”何祗回答说:“不是我的马跑得快,而是你没有快加鞭啊!”一时传为美谈(见《三国志_蜀书_杨洪传》裴注)李严、杨洪、何祗三人原来官职悬殊,而后来却同为太守,这件事使人们看到了诸葛亮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能“尽时人之器用”的用人风格。费_、董允俱为太子舍人,职位较低。费_“有俊才”、“识悟过人”,董允能“斟酌规益,进尽忠言”。诸葛亮发觉他们各自的才干之后,分别委以重任。费_在完成联吴修盟的外交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董允为侍中,领虎中郎将,恪尽职守,处事干练,是蜀汉优秀的高级官员。费_、董允以及蒋琬,是继诸葛亮死后主持蜀汉军政事务的重臣,时人把他们与诸葛亮并称为“四相”,又号“四英”。
3.采取措施,广泛延引人才
在延引人才方面,诸葛亮是通过这么几条途径来完成的。
首先,前面已介绍过的许靖,他与当时著名学者蔡邕、孔融齐名,资望颇高。刘备入益州时,本不想用他,但法正认为应该起用,以扩大影响,诸葛亮也非常赞同法正的意见。因而许靖官至司徒,“爱乐人物,诱纳后进”(《三国志_蜀书_法正传》),对人才的招纳起了不小的作用。诸葛亮对他也很敬重,经常以学生的身份去拜访他。
再如,对待杜微也是如此。杜微是一个“行义素著,乡里敬慕”的老儒生。刘备入益州时,他已是一个双眼昏花、两耳失聪的老人了。他闭门不出,采取与刘备集团不合作的态度。诸葛亮为丞相后,用车把他请了出来,由于杜微耳聋,诸葛亮用书面与他对话,对他说:“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三国志蜀书_杜微传》)最后征得他的同意,拜他为谏议大夫。
像许靖、杜微这样的老懦生,应该说是没有多大实际工作能力的。但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表示对书生儒士的重视,以便招引更多人才。
其次,诸葛亮特别鼓励和奖赏属下及各州郡长官向他举贤荐能。他因丞相缘,当过广汉太守的阆中人姚_向他推举了一批“文武之士”,还专门写了一篇教令号召大家向姚_学习,教令中说:“当臣下对国家最忠诚、最有益处的工作,莫过于为国家多推荐人才。姚_能够这样做,希望大家都来学习他。”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仅自己当伯乐,还鼓励大家都当伯乐。这样一来,何愁人才不会向蜀中大批涌来!
另外,据《诸葛亮集_故事》卷5中记载,为了延引人才,诸葛亮做了丞相之后,还专门在成都城南修筑了一个读书台,“以集诸儒,兼待四方贤士”,这对于人才的吸引,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4.循名责实,注意对官吏进行考核
为切实做到“任人唯贤”,诸葛亮以“循名责实”对官吏进行考核,要求官吏们为政要讲求实效,他特别强调“治实而不治名”这条原则,反对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作风。
诸葛亮考核官吏的标准,也是他考察、识别、使用人才的标准。他提出了七条“知人”之道,即分别对人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进行了解、考察的办法。“志”就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向对方提出是非不同的问题,观察其志向;“变”,就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向对方提出复杂的难题,考察他对问题的解答、应变能力;“识”,就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向对方征询计策,以观察其见识;“勇”,就是“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对方有艰难险阻的存在,考察其是否有临危不惧的精神;“性”,就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考察其在醉酒之后所显示的品性和本色;“廉”,就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把对方安置在有利可图的位置上,考察其是否廉洁;“信”,就是“期之以事观其信”,即托对方办事,考察他是否守信用(以上见《诸葛亮集_文集》卷4)。
除了“七条”,诸葛亮还严格地考察官员身上是否存在着“五害”。这“五害”分别是:“因公为私,乘权作权”;“内侵于官,外采于民”、“过重罚轻,法令不均,无罪被宰,以致灭身”;“纵罪恶之吏,害告诉(上告申诉)之人”;“阿私所亲,枉克所恨”,“不承法制,更因赋敛”,“诈伪储备,以成家产”;“民失其职”(即加重人民负担,使人民无法生存)。对犯有“五害”的官员,一定要严惩不贷;没有“五害”的官员,一定受到奖赏(以上见《诸葛亮集_文集》卷3)。
诸葛亮举贤授能的用人之道,从上所叙可以见其梗概。在蜀汉复杂的人事环境中,诸葛亮凭自己的政治文化素养和聪明才干,举贤用人,形成了有特色的养才用人之道,保证了蜀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安定和团结,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他重视人才,“取人不限其方”,用人能“尽其器能”,能比较公正地对待各种人才等做法,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借鉴的。
标签:诸葛亮的查人之道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5 16:35:51 回复
”七个方面进行了解、考察的办法。“志”就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向对方提出是非不同的问题,观察其志向;“变”,就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向对方提出复杂的难题,考察他对问题的解答、应变能力;“识”,就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5 10:06:35 回复
视人才,“取人不限其方”,用人能“尽其器能”,能比较公正地对待各种人才等做法,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借鉴的。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5 14:45:52 回复
”(《三国志_蜀书_法正传》)而直到蜀国灭亡,郭颁在其《世语》中还称赞蜀国的官员大多属“天下英俊”。对于诸葛亮这种选拔人才的精神与做法,后代的学者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明代的方孝儒在《诸葛丞相论》中就认为,自秦汉以下为相者都不如诸葛亮。而清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