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黑客技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黑客教程 > 正文

历史时空定位怎么做_什么叫时空定位

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2分类:黑客教程浏览:112评论:2


导读:导航:1、什么是历史概念定位的方法2、我们如何定位我们在历史城市中的位置?3、历史时空观念类的题该怎么回答?4、历史学习法?5、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形成比较明...

导航:

什么是历史概念定位的方法

历史概念是什么?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历史概念有哪些?(分类)

分类(归类)能力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历史学科中的分类总是从现象向本质的分类发展。能够自觉地将历史现象或概念进行合理分类,就能够按照不同的类型对待它们、分析它们,从而为解决历史问题奠定基础。  

 第一步:了解概念类型。历史概念通常可以分为史实概念与史论概念。史实概念按照历史事物本身的类型可以分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历史典章制度与历史物品、遗迹等概念;史论概念也可以按照所涉及的学科性质,分为政治学概念(如革命、国家、民族、国际关系等)、经济学概念(如贸易、关税、生产力、技术等)、文化概念(艺术、文学创作、艺术流派等)、哲学概念(内因与外因、矛盾、必然性、量变与质变等)以及历史哲学概念(历史中的时间与空间、史料、史论等)等。有些概念是综合性的,成为几个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如民族这一概念,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都可以进行研究。

第二步:弄清分类标准。这个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双向练习,如由类型标准来举例说明,或对列出的概念进行分类,再指出标准。如给上面每一个类型的概念举出3—5个实例,“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文献:《史记》、《论法的精神》等;历史典章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再讨论分类标准,即了解“什么是历史事件、历史文献、典章制度”。需要说明的是,分类具有多维性与相对性,不要把某一分类看成是绝对的,同一历史事物有不同的侧面、联系与层次,各个子类也并非严格区别、彼此排斥的。

历史概念的逻辑体现

1、确定的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生于1977/1978”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2、历时性和共时性 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等。

3、结构性 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他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拉开其差距。很多考生在这种类型的题目面前丢分。

我们如何定位我们在历史城市中的位置?

打开手机定位功能,或者打开一些地图软件,查找自己的位置,就能找到你在城市当中的具体方位

历史时空观念类的题该怎么回答?

历史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的经历,历史的连续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时空性,这也是历史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在考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能够联系到它所处的宏观时间,只有对时间有了准确的定位只有才能联系其时代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同时历史也在一定的空间发生,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构建历史时空,整合历史信息,把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下面提出在高一新生教学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一些主要途径。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要求,将三者相结合,综合考虑。把握好历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衡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等等。例如,针对“时空观念”这项核心素养,在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课的教学目标时,针对长征和遵义会议,不能简单地设计为“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形成时空观念”,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明确红军长征的出发时间、路线和胜利会师的时间和地点”。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的指向性明确,而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通过课上的学习便可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

二、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基本的历史史事有清晰的了解,这是构建时空观念的基础。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直接来源是历史教材,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重历史教材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紧扣课本知识,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为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打下基础。

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教授历史知识。历史知识长河的标志就是时间,只有按照严格的时序传授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经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有时序的历史知识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具体性。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消除及纠正学生在时间观念上产生的错觉。由于现在的教材采用模块形式编制的,时间的连续性不是特别强。比如在讲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中,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保证时序的严谨,教师给学生补充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三、讲清楚关于历史时间的名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提供给学生一些关于时间概念的名词。比如说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某时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具体如下: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 年与 20 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

以“纪年”为例。所谓“纪年”,指的是历史上计算年代的时间标准。各国、各名族的纪年时间标准不同。古代希腊人则以公元前776年为标准算起的;古罗马以公元前753年为标准算起的……。这些纪年标准也被称为“纪元”。在历史教材中和历史史料中存在不同的纪年。包括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民国纪年等。比如民国纪年,在讲到《辛亥革命》一课,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元,简称民国纪年。教给学生换算民国某年等于公元某年,需要在民国年代数上加11,公元某年等于民国某年,需要在公元年代数上减去11即可。

四、利用时间轴、空间轴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等状况都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中体现出来,对的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下进行的。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要帮助学生按照相应的时间轴、空间轴建立一个个的“时空架构”,以此说明某个或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或历史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联系时空进行思考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明白特定的事是和特定的时空相联系的;能够运用历史时空的划分叙述过去;能够利用“时空架构”对事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能够在认识现实中的社会现象时把该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下进行考察和解释。比如,人民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时间轴,记录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记,构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五、利用地图、视频等再现历史时空

通过历史地图构建历史时空。比如,用历史地图显示秦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疆域。用历史地图和动态的箭头展示柏拉图游历的路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具体的空间位置。如果只用语言描述柏拉图到达什么地点,学生很难形成空间概念。

适当地利用教材中插图。教材中的插图主要有历史人物画像、历史人物活动的画面、文物图、革命遗址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可忽视插图的作用。借助历史插图不仅能再现历史的时空,而且能寓历史的价值观于其中。

利用影视直观再现历史时空。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利用视频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大国崛起》、《世纪行》、《世界历史》等记录片,辑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能跨越时空,通过声音、画面、色彩等再现历史形象,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具有直观的作用。除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现场参观文物考古遗迹,考察革命遗址等。

六、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

“‘大历史观’是把历史演变放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偶然性事件则相对忽略”。“换言之,大历史观就是长时段、宽范围、多视角地思考历史问题,宏观地看问题”。[2]

运用大历史观建立历史时空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对历史知识进行迁移,避免学业水平复习中的单纯的机械记忆和重复。因此,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从宏观上,针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变通,通过变换视角、重新组合,紧扣固有的内在联系,通过主题、线索和历史时空设立全方位知识情境,让师生从繁琐的、重复的复习中解脱出来。比如围绕中国古代史构建历史知识的联系,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儒家思想进行整合,相互联系。比如在人民版必修二《“蒸汽 ”的力量》一课中,首先,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及其地理位置。其次,依据时间顺序,梳理出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能够说明各阶段的特征;在空间的基础上,思考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原因。再次,将时空结合,构建起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的大框架,梳理出共时性的中外大事,在“大历史”的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另外,教会学生用不同的史观看待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如“新航路的开辟”可以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看待,得出不同的认识。从宏观上,站在高处,看待历史时空的变迁。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可以从时间分段、地图、文献史料、视频等资源载体,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细致、具体地进行。历史时空观念是一种素养,也是能力和思维的体现。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培养。

历史学习法?

历史学习法

做选择题

一、题型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

2.注意对历史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主要着眼于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对历史结论相关史实和理论依据的理解,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和认识。

3.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4.加强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5.命题思路的创新和命题技术的提高。

 (1)跳出教材束缚,不断创设新情景。

 (2)题目形式多样,史料、图表等已延伸到选择题中。

 (3)高考试卷中,实行背景材料形式,题目的综合性大大加强。

 6.以中低难度题目为主。

二、题型结构

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备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忧项。在文综试题中,出现了大量专题式或连锁式选择题。

三、应试策略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1.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惟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为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1)读懂背景材料。每组选择题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这组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试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系,试题也都是受背景调控的。背景对考生驾驭材料和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和限制作用。要重视对背景的解读,明确其时限和范围及所考查的主旨等。

 (2)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作材料题

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对历史材料的阅读能力和对材料的处理能力,。信息从哪里来?来自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怎样处理?按照题面设问的规定和要求去处理。因此解答历史材料题首先应读懂材料,审明题意。

1.“读”。基本要求是:(1)阅读材料不仅要浏览,而且要精读、细读。材料的正文、出处、按语、注释都要读,以弄清材料的内涵和主旨。(2)要正确界定材料的时空范围。历史的时空定位非常严格,要弄清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什么时间发生的事。不允许创造,也不允许想象。(3)多条材料的组合式材料解析题,阅读时要抓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题内的多条材料,貌似孤立,其实命题者把它们组合在一题之中,就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4)读材料不仅要从文字的角度读懂,更重要的是要把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依托。阅读材料时,要找到它同课本的关联,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但课本的相关内容往往是理解材料所要依托的历史背景。只有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去理解材料,才能真正读懂材料。(5)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弄明白。

2.“审”。基本要求是:(1)材料解析题的设问规定了解题的方向和要求,通过精心审题,就可以从中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2)要根据命题者规定的角度和要求,从材料中去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特别要准确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信息重点。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形成比较明确的时空定位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 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放勋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华 前2257~前2208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10、帝泄 l6年

11、不降 59年

12、帝扃 21年

13、胤甲 21年

14、帝孔甲 31年

15、帝皋 11年

16、帝发 19年

17、履癸 53年。

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1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1、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1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1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1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14年-

11、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1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1、本王宜臼 51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1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1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1、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1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1O、成帝骜 建始,26年。

l1、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1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1、王莽,始建国,1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18年。

3、章帝炟 建初 1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19年。

8、冲帝炳 永加 1年。

9、质帝钻 本初 1年。

1O、桓帝志 建和 21年。

11、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1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

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1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17年。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1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1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1、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

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1、李 特 2年

2、李 流 1年。

3、李 雄 30年

4、李 班 1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1、刘 渊 6年

2、刘 和 1年

3、刘 聪 8年

4、刘 杰 1年

5、刘 曜 1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1、石 勒 15年

2、石 弘 1年

3、石 虎 15年

4、石 世 1年

5、石 遵 1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1、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1年

3、慕容暐 11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1、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1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1、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1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1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1、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 1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1、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1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1、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1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1、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1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11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1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1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1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1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1、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1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11、安定王朝 1年

东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1、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1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1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18年

4、宣帝赟 1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

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1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1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1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1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1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1O年。

四、杨 溥 17年。

楚: 896--951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1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1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19年。

三、李 煜 1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12年。

四、高保勗 1年。

五、高继冲 1年。

南汉:9O5--971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16年。

五、刘 鋹 1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1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1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14年。

三、刘继恩 1年。

四、刘继元 11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1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1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

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1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1206--1368),通称元朝。

明朝

1368--1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1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1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1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1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1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

1644--1911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1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1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1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时空素养

简述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途径

作者:王杏梅

摘要:历史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的主要途径有: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讲清楚关于历史时间的名词;利用时间轴、空间轴构建知识体系;利用地图、视频等再现历史时空;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

关键词:时空观念 培养 途径 知识体系 大历史观

历史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的经历,历史的连续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时空性,这也是历史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在考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能够联系到它所处的宏观时间,只有对时间有了准确的定位只有才能联系其时代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同时历史也在一定的空间发生,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构建历史时空,整合历史信息,把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下面提出在高一新生教学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一些主要途径。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要求,将三者相结合,综合考虑。把握好历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衡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等等。例如,针对“时空观念”这项核心素养,在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课的教学目标时,针对长征和遵义会议,不能简单地设计为“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形成时空观念”,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明确红军长征的出发时间、路线和胜利会师的时间和地点”。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的指向性明确,而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通过课上的学习便可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

二、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基本的历史史事有清晰的了解,这是构建时空观念的基础。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直接来源是历史教材,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重历史教材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紧扣课本知识,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为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打下基础。

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教授历史知识。历史知识长河的标志就是时间,只有按照严格的时序传授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经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有时序的历史知识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具体性。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消除及纠正学生在时间观念上产生的错觉。由于现在的教材采用模块形式编制的,时间的连续性不是特别强。比如在讲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中,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保证时序的严谨,教师给学生补充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三、讲清楚关于历史时间的名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提供给学生一些关于时间概念的名词。比如说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某时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具体如下: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 年与 20 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

以“纪年”为例。所谓“纪年”,指的是历史上计算年代的时间标准。各国、各名族的纪年时间标准不同。古代希腊人则以公元前776年为标准算起的;古罗马以公元前753年为标准算起的……。这些纪年标准也被称为“纪元”。在历史教材中和历史史料中存在不同的纪年。包括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民国纪年等。比如民国纪年,在讲到《辛亥革命》一课,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元,简称民国纪年。教给学生换算民国某年等于公元某年,需要在民国年代数上加11,公元某年等于民国某年,需要在公元年代数上减去11即可。

四、利用时间轴、空间轴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等状况都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中体现出来,对的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下进行的。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要帮助学生按照相应的时间轴、空间轴建立一个个的“时空架构”,以此说明某个或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或历史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联系时空进行思考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明白特定的事是和特定的时空相联系的;能够运用历史时空的划分叙述过去;能够利用“时空架构”对事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能够在认识现实中的社会现象时把该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下进行考察和解释。比如,人民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时间轴,记录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记,构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五、利用地图、视频等再现历史时空

通过历史地图构建历史时空。比如,用历史地图显示秦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疆域。用历史地图和动态的箭头展示柏拉图游历的路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具体的空间位置。如果只用语言描述柏拉图到达什么地点,学生很难形成空间概念。

适当地利用教材中插图。教材中的插图主要有历史人物画像、历史人物活动的画面、文物图、革命遗址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可忽视插图的作用。借助历史插图不仅能再现历史的时空,而且能寓历史的价值观于其中。

利用影视直观再现历史时空。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利用视频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大国崛起》、《世纪行》、《世界历史》等记录片,辑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能跨越时空,通过声音、画面、色彩等再现历史形象,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具有直观的作用。除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现场参观文物考古遗迹,考察革命遗址等。

六、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

“‘大历史观’是把历史演变放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偶然性事件则相对忽略”。“换言之,大历史观就是长时段、宽范围、多视角地思考历史问题,宏观地看问题”。[2]

运用大历史观建立历史时空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对历史知识进行迁移,避免学业水平复习中的单纯的机械记忆和重复。因此,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从宏观上,针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变通,通过变换视角、重新组合,紧扣固有的内在联系,通过主题、线索和历史时空设立全方位知识情境,让师生从繁琐的、重复的复习中解脱出来。比如围绕中国古代史构建历史知识的联系,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儒家思想进行整合,相互联系。比如在人民版必修二《“蒸汽 ”的力量》一课中,首先,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及其地理位置。其次,依据时间顺序,梳理出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能够说明各阶段的特征;在空间的基础上,思考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原因。再次,将时空结合,构建起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的大框架,梳理出共时性的中外大事,在“大历史”的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另外,教会学生用不同的史观看待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如“新航路的开辟”可以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看待,得出不同的认识。从宏观上,站在高处,看待历史时空的变迁。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可以从时间分段、地图、文献史料、视频等资源载体,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细致、具体地进行。历史时空观念是一种素养,也是能力和思维的体现。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第9期。

[2] 史智红:《大历史观教学见识大历史——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为例》,《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4年第3期。

[3] 李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福建教育学报》,2016年第1期。

[4] 陈箐:《史学阅读与历史时空观培养》,《新课程(综合版)》,2015年第12期。

[1]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上半月刊)》,2015年第9期。

[2] 史智红:《大历史观教学见识大历史——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为例》,《云南教育》,2014年第3期。

标签:历史时空定位怎么做


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2 21:56:00  回复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1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2 12:31:59  回复

    ,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1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

欢迎 发表评论:

黑客教程排行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