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0分类:入侵网站浏览:113评论:1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大明王朝1566》与《明朝那些事儿》是正史吗?XX,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很多人都说,如果想要研究一个时代的历史,那么一定要读史书,的确如此,史书上虽然不能说每一个字所记载的事情都是真实的,绝大部分都很具有官方性,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读史书其实并不现实,很多人其实是看不下去的,所以就有很多后人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那在描写明朝历史的两部《大明王朝1566》与《明朝那些事儿》中,哪一部的可信度更高,或者说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呢?
1.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01月0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和平。该书用一出出可歌可泣的好戏,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中儒道互补的运作规律。
该作品以“扳倒严嵩”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空前尖锐的矛盾斗争——从朝廷到各级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搏杀;从官场到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国与家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嘉靖、海瑞、严嵩、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李时珍等诸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如烟的历史迷雾中清晰而现。
揭开最另类的皇帝嘉靖数十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
揭示清官海瑞以“智忠”代“愚忠”的为官之道
揭破大明王朝特殊的宦官集团最深层的秘密揭露奸臣之最首辅严嵩权极而衰的真相
本书作者曾成功编剧《雍正王朝》《沧海百年》等。由陈宝国领衔主演的46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将于2007年开年率先在湖南卫视热播,全国各大电视台将陆续热播。
2.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3.哪一部更接近历史
无论《大明王朝1566》还是《明朝那些事儿》都是文学作品,既然文学作品,一般都会写上"本故事纯属虚构"这几个字在上面。所以讨论他们是否接近真实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很多人看完《大明王朝1566》或者是《明朝那些事儿》,会觉得这些事情真的在历史上发生过呢?这得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普通人历史知识是在有限,对于历朝历代的历史,我们只有一个大体上的印象。毕竟我们的历史太长,各朝各代,有太多的历史人物。普通人的历史观容易受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比方说大家最为熟悉的历史便是三国,三国很多人物都是家喻户晓的。对于三国那段历史,我们往往不会错得太离谱。从这一点上来看,明朝的影视作品是不多的,因而大部分的人不熟悉明朝的历史。
另一方面来说,《大明王朝1566》和《明朝那些事儿》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以《大明王朝1566》为例,剧情非常精彩,演员的演技好,这使得很多人分不清戏里戏外,让人误以为里面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以至于许多观认为改稻为桑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
当然了,如果非要说谁更接近史实一些,无疑是《明朝那些事儿》。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可以说是一部面向大众的明朝科普小说。它最大的目的就是吸引读者的阅读。从这一点它非常成功,多少人是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才开始关注明史,这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至于说里面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它本不是专门的学术著作。现在每一个专家学者实际上研究的领域非常的狭窄,历史上的是是非非,很多专家学者穷尽一生也没办法弄清楚真相,一个人如何能弄清楚一个朝代的历史呢?所以真的不能要求太多。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明朝那些事儿》能让吸引无数的年轻人对明史产生兴趣,这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三国志》是正儿八经的历史著作,但是大部分的人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却是《三国演义》或者说是光荣的三国系列游戏。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记得明朝的那些人和事,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这实际上就足够了。
再来来看《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它实际上是一部架空剧,里面的历史人物是真的,但是故事却是完全虚构的。它主要是对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进行再次巧妙的设计,使得整个电视剧非常吸引人。如果真正的和历史相对应,很多人物时间地点都是对不上的。比如吕芳是虚构的,严世蕃是个独眼龙,张居正此时并没有进入内阁。不过这仍然不妨碍《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编剧刘和平在创作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他是有自己的雄心壮志的:
"我们《大明王朝》这个戏出来,标志这中国长篇电视剧的成熟。让任何文学艺术门类的人,看了之后,不敢小看电视剧。我敢在这里说一句,我们这部电视剧出来之后,不管你哪个界,文学界的、史学界的,方方面面的,最后都得承认,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学艺术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趣历史网,我看了一下比较全
2、可以直接在那里搜索你要的历史人物,也可以直接按照排序找人。
简介:趣历史是国内好的历史网站,一个历史知识的百科大全。趣历史专注于搜集整理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等全方面历史知识,以及环球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为您提供全面的历史知识阅读学习平台,推荐看历史就来趣历史。根据网站排行榜等相关排行数据,趣历史这个网站在总排名中排行第247位,在天文历史类别中排行第二位。排行的名次是相当好的。谢谢大家,谢谢。
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微末,他幼年时期做过和尚也当过乞丐,这样的经历使得他与官僚集团一直隔着一个巨大的沟堑。因为性格多疑,朱元璋对官员们不放心,便找人盯着大臣们,于是就有了锦衣卫、西厂和东厂这样的检校组织。杨宪则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并且还是领导人物。
杨宪这人算是刘伯温的半个徒弟,刘伯温将他领上了仕途,还一直在教他为官之道。刘伯温是什么人?民间传说中半人半仙的存在,他看重的人,能力自然不会差。
朱元璋还没有建立明朝的时候,杨宪就投奔了朱元璋,也算是一位老臣,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不算低。只不过,李善长、刘伯温等人的功劳是打天下,杨宪的功劳是作为使者搞情报工作。
当年朱元璋夹在张士诚、陈友谅中间的时候,杨宪就经常出使张士诚等人,从事外交工作,为朱元璋拉拢盟友。
杨宪做事利落,很受朱元璋的信任。刘伯温也对杨宪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他有宰相的才能,只是临了补了一句,说杨宪没有作宰相的器量。从后来的事情来看,刘伯温的眼光确实毒辣。
作为情报人员,或者说特务头子,心得狠,手得辣,做事情要秉持着宁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杨宪便是这样的人,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皇帝的一条忠犬,皇帝让他监督谁,他就监督谁,皇帝让他咬谁,他就咬谁。
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拿下他的地盘以后,设为浙东行省,并派外甥李文忠担任行省右丞。李文忠是朱元璋的本家,朱元璋却对他仍不信任,任命杨宪为李文忠的属官。说是属官,实际上就是皇帝安插在李文忠身边的眼线。
普通人忌惮李文忠的身份,杨宪却不当一回事。李文忠任用当地的儒生,杨宪二话不说,就把这事上报给了朱元璋。这件事情在当时其实是比较敏感的,因为浙东行省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曾依附于张士诚,如今张士诚已灭,但他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还在。李文忠重用曾就职于张士诚的儒生,惹怒了朱元璋。
听完杨宪的汇报以后,朱元璋将李文忠任用的几位儒生全部押往京城,斩头的斩头,流放的流放。
经过这件事,包括李文忠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了朱元璋的能力,不管他们身在何方,坐上了什么位置,朱元璋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们。
杨宪就是朱元璋的眼睛,他执行这份任务执行得很到位,颇受朱元璋的赏识。如果杨宪不去主动作死,他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代锦衣卫头子。
事实证明,朱元璋也确实是有重用杨宪的想法的。中书省是明朝的权力中枢,朱元璋需要往里面安插一颗钉子,而杨宪就是他心中最好的人选。可惜,正应了刘伯温的那句话,杨宪有才能却无器量,他自从进入中书省以后,就一直在和李善长争斗。
杨宪与李善长死磕可能与兄弟杨希圣被李善长打压有关。可是杨宪是一位情报人员,对于李善长的地位和势力应该十分清楚,他就算想要扳倒李善长,也应该等待时机。
刘伯温看出了这位徒弟的想法,他数次劝告杨宪,让他多忍耐,不要主动挑衅李善长。杨宪向来对老师刘伯温的话言听计从,这一次他却犯了轴,非要和李善长争个你死我活。
杨宪为何犯下这样的错误呢?
他猜错了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态度。
朱元璋将杨宪安插在中书省里,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制衡李善长。李善长的怠政让朱元璋十分不满,他庞大的势力也让朱元璋很不安,所以他才准备重用杨宪,敲打一下李善长。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已经决定对李善长动手,杨宪只是一个象征,一个表明我朱元璋盯着你李善长的象征。
可杨宪却会错了意,他以为皇帝要对李善长动手,也自信皇帝对于自己的信任已经超过了李善长。所以,杨宪屡次在朱元璋面前抨击李善长,说他“无大才,不堪为相。”
除了李善长,杨宪还处处与胡惟庸作对。一下子得罪了两位朝中大树,杨宪的处境可想而知。
关于杨宪的死因,史书上的记载语焉不详,只是说他犯了案子,朱元璋下令处死。至于犯了何罪,以何罪名治罪,都没有记载。
就这样,这个曾活跃于明朝政治舞台,深受朱元璋信任的杨宪,迅速陨落。
官方史书对这一段历史讳而不言,民间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李善长和胡惟庸弹劾杨宪唆使御史刘炳陷害汪广洋,再杀刘炳灭口,朱元璋遂下令将杨宪处死;另一种说法是刘伯温担心杨宪迟早会牵连到自己,就向朱元璋告发了他的罪行。
其实,杨宪到底犯了什么罪并不重要,就好像李善长、蓝玉、胡惟庸等人都没有谋逆,却都以谋反之罪被灭门,汪广洋更是因为不做事而被处死。所以,罪名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的态度。
朱元璋一开始对杨宪是寄予厚望的,只可惜杨宪太过冒进,一下子得罪了胡惟庸和李善长两人,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有打算对李善长动手。所以不管杨宪有没有犯罪,都只能去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趣历史能找人吗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1 02:13:15 回复
,任命杨宪为李文忠的属官。说是属官,实际上就是皇帝安插在李文忠身边的眼线。普通人忌惮李文忠的身份,杨宪却不当一回事。李文忠任用当地的儒生,杨宪二话不说,就把这事上报给了朱元璋。这件事情在当时其实是比较敏感的,因为浙东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