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3-03-06分类:破解邮箱浏览:91评论:3
我们现在使用智能手机往往都会下载各类的软件儿,在不经意之间,我们的个人信息就会被泄露。而以色列情报组织的间谍软件“飞马”更是可以高频率攻击手机号码,从而获取有关信息。很多朋友表示,一直知道以色列的情报组织十分厉害,但没想到他们的间谍软件也如此发达。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飞马”是如何获取情报的。
飞马是中文音译过来的,它的本意是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神兽儿。以色列的情报网络公司通过安装非法软件这种方式,可以入侵到他人的安卓或者ios手机中,在向受害者发送信息后,只要链接被点击,就会秘密的下载,从而飞马能够获取设备中的信息,例如跟踪手机的定位,甚至说操控手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等,同时你在手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监控监视。
而飞马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有点像的特洛伊木马,发送一个看似无害的链接,在点了进去后木马病毒就植入了你的手机。然后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间谍软件就会越过你手机的防火墙,安装在你的手机中。甚至它比目前的手机系统都要更先进,可以自动收集你手机中的所有信息。而飞马软件更为可怕的一点是,如果在60天以后无法获取有效信息,就会自行销毁,难以找到证据,这对于我们的隐私保护工作,可以说是十分的困难。目前飞马被以色列情报组织用来投放到全球的政要官员用来获取情报。
以色列情报组织的间谍软件,可以说是十分的可怕,悄无声息之间就能盗取他人的秘密信息,而我们平日中遇到的电信诈骗也有相似之处。这也启示我们在手到不明来历的短信时,最好不要点击。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清理手机,不要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1. 电脑病毒
对于日常Internet用户,计算机病毒是对网络安全的最常见威胁之一。
从一台计算机传播到另一台计算机。通常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或从特定的网站下载,通过使用网络上的系统来感染计算机以及联系人列表中的其他计算机。
病毒会发送垃圾邮件,禁用安全设置,破坏和窃取计算机中的数据(包括密码等个人信息),甚至会删除硬盘上的所有内容,危害较大。
2. 网络钓鱼
这是属于社会工程学范畴的一种方法,只为获取敏感数据,例如密码,用户名,信用卡号。
攻击方式多以即时消息或网络钓鱼电子邮件为主,粗看之下这些邮件都合法。一旦当收件人打开恶意链接,就会导致计算机被安装恶意软件。很多时候也会通过疑似银行来源的电子邮件来获取个人信息,要求收件人提供私人信息来验证身份。
3. 广告与间谍软件
我们都知道,市面上广大的广告软件,都是通过跟踪用户平日浏览习惯的数据并基于此向我们显示广告和弹出窗口的。
未经同意即下载广告软件的被视为恶意软件。
而广告软件经过同意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也很微妙,对于允许用户免费试用其软件但在使用该软件时会显示广告的公司来说,是合法的收入来源。
在“用户协议”文档中存在猫腻,但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安装软件时接受的所有内容来对其进行检查。仅在那些弹出窗口中,计算机上才会出现广告软件,但有时会降低计算机的处理器和Internet连接速度。
而间谍软件的工作方式其实也很类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安装在你的计算机上。它可以包含记录个人信息的按键记录程序,包括电子邮件地址,密码,甚至信用卡号,由于身份盗窃的风险很高,因此危险系数更高。
4. 流氓安全软件.
其实流氓安全软件本身也是一种恶意软件,打着保障安全的旗号误导用户以为自己中了电脑病毒,或者当前安全措施不是最新。进一步就提供安装或更新用户的安全设置。要么要求下载程序以删除涉嫌的病毒,要么支付工具费用。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计算机安装实际的恶意软件。
5. 木马病毒
“特洛伊木马”是指诱使某人邀请攻击者进入安全保护的区域。是一种恶意的攻击代码或软件,它通过隐藏在合法程序的后面来诱骗用户随意运行它。
当你点击某些不明网站的虚假广告时,木马就会传播,进入个人计算机之后,特洛伊木马可以通过记录按键,劫持网络摄像头并窃取计算机上可能拥有的任何敏感数据来记录密码。
5月4日早间消息,据报道,日前,西班牙首相府大臣费利克斯·博拉尼奥斯5月2日证实首相桑切斯的手机2021年5月两次受攻击,国防大臣罗夫莱斯的手机2021年6月遭攻击,导致一定数量的信息泄露。随后,话题“飞马间谍软件如何入侵手机”引发网友热议,并冲上微博热搜。
飞马间谍软件可获得手机里几乎所有信息,这对用户造成了什么损失?
1、间谍软件防不胜防
只要间谍软件获得了受害者的设备,TA就可以在里面安装可以秘密监视设备的软件,以此来监控对方的日常活动:他们的位置、短信、所有的照片和视频,他们和谁说话,在哪里说什么。一些应用程序还可以远程录制视频和音频,而且防不胜防,普通杀毒软件根本防不住他。
2、飞马软件监视各国政要
关键是现在可怕的是,目前没有系统可以幸免,连iOS都不行,苹果方面表示,“飞马”并不会入侵普通用户,不过其也会继续升级保护用户。感觉这个“飞马”的间谍软件还是比较可怕的(但主要监视的还是各国政要),监听电话内容、GPS定位、掌握短信中的银行账号密码……高科技版本的“无间道”将刺探的眼睛和耳朵伸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只不过这次的“卧底”换成了间谍软件,“隐身”藏在手机中。这些软件不仅能监听你的一举一动,还能导致手机瘫痪、黑屏。
3、间谍对国家的影响
如今境外间谍机关和各种敌对势力对我渗透窃密活动加剧,对我国家安全,包括军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必须指出,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一道防线。希望大家加强国家安全意识,严守军事秘密。那些损害国家安全、泄露军事秘密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后记:虽然现在是5G 网络来临,现在是个流量的时代,网络生活已成为人们的常态。但是伴随着网络生活便利的同时,隐私的保护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你是否随时都处于隐私可能被泄露或者是被曝光的焦虑中呢?这是个问题。
一、移动终端安全威胁因素
(一)应用程序
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因其攻击水平需求低,往往成为恶意攻击者的首选目标。
(1)移动间谍应用程序。
“间谍软件”会在使用者可视范围内隐藏自身,加载到用户的设备上,窃取使用者的短信、网站浏览记录、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等,并保持对用户进行监听和监视。使用用户毫无察觉的方式,将窃取的数据传给远端服务器。”间谍软件”甚至可以监控设备环境,通过自毁方式躲避检测。有些”间谍软件”,比如近来被安全专家查出的 FinFisher 间谍程序,能够从指定的应用程序(微信、Facebook 和一些国外主流的社交软件)中窃取使用者的个人数据。
(2)银行恶意应用程序。
一些银行恶意软件会以木马的方式潜入设备终端,并以网络钓鱼类似的方式,伺机窃取使用者敏感的银行类信息。如今,移动支付的变革为用户带了更大的潜在风险。强大的移动终端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这一变革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吸引了新型致力于窃取交易信息和电子货币的恶意应用程序。
(3)淘汰掉的应用程序。
软件更新一般会对现在版本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相对于最新的应用程序版本,旧版的应用程序由于发布已久,其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就会被恶意攻击者发现,恶意攻击者会利用旧版本中的安全漏洞,对仍然使用旧版本的用户进行攻击,使用户的隐私和应用程序的数据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二)操作系统平台
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不具备调用硬件层面上的能力,应用程序均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使用终端物理资源的 API 接口,应用开发者使用开放的 API 接口开发应用程序,使用应用商店发布开发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和使用。如果一些敏感的 API(如相机、位置等)被开发者恶意利用,就会带来隐私窃取、远程控制等安全问题。Android 操作系统基于其代码开源性,使得一些潜在安全漏洞能够及时的主动发现,但其开放的应用程序分发模式,允许用户安装来自于官方应用市场以外的应用源的应用。
Android 开发者开发一款应用程序只需要开发者的签名,相比iOS 系统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iOS 不仅需要开发人员签名,还需要苹果服务器的签名,而得到苹果官方的签名,就必须有两个月的审核期限,AppStore 还会限制每周上新的应用程序的数量。因此,iOS 提供给用户的应用程序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相较于 Android 的机制,iOS 会显得更加有秩序和安全。
二、移动终端安全威胁的应对措施
(一)总是使用可信的数据网络
对于移动终端来说,可信的网络包括无线服务提供商的数据网络以及公司、居家和可信地点提供的 Wi-Fi 连接。这样就可以确保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没有安全威胁,也无法被攻击者用来获取所传输的敏感数据。实现设置和管理假冒的Wi-Fi 连接点比实现假冒的蜂窝数据连接容易很多。因此,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蜂窝数据连接能够有效降低遭受攻击的风险。
(二)使用可靠方式获取应用程序
对于我们使用的移动终端,终端的操作系统都会带有系统自身的应用商店,如苹果系操作系统平台会带有 AppStore;安卓操作系统平台一般会配有 GooglePlay 或一些设备提供厂商自己开发的应用商店,比如华为会带有华为应用市场。使用设备提供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会大大增强应用程序的源安全性。
(三)赋予应用程序最少的访问权限
当从应用市场中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时,确保只给予应用程序运行所需的最少权限。如果一个应用的权限要求过度,用户可以选择不安装该应用或者将该应用标记为可疑,不要轻易确认应用程序提及的访问权限。
●“木马”病毒首当其冲
据金山反病毒监测中心统计,2005年1月到10月,共截获或监测到的病毒达到50179个,其中木马、蠕虫、黑客病毒占其中的91%。尤其是以盗取用户有价账号的木马病毒(如网银、QQ、网游)多达2000多种,如果算上变种则要超过万种,平均下来每天有30个病毒出现。综合2005年的病毒情况,具有以下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感染率首次下降
2005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80%,比去年的85.57%下降了5.57个百分点。这是自2001年以来,我国计算机病毒疫情首次呈下降趋势。同期的间谍软件感染率则大大高于去年,由2004年的30%激增到2005年的90%。2001年在感染病毒的用户当中,感染次数超过3次的达到56.65%,而2005年降为54.7%。2005年病毒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网络瘫痪,接近20%,而2003年和2004年病毒危害集中在系统崩溃,这表明蠕虫病毒造成的网络问题越来越严重。2001年因计算机病毒造成损失的比例为43%,今年为51.27%,这表明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正在加剧。
●90%用户遭受“间谍软件”袭击
据介绍,2005年,间谍软件已经大面积闯入了我们的网络生活中。根据公安部发布的《2005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有将近90%的用户遭受间谍软件的袭击,比起2004年的30%提高了6成。就连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面对间谍软件也无能为力,惊呼:“我的计算机从未被病毒入侵过,但却居然被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骚扰。”
尽管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强,2005年的间谍软件有了更加明显的改变,之前大多是流氓的推广方式,比如通过网站下载插件、弹广告、代码的方式。用一些IE辅助工具可以有效拦截,但是这次最烦的表现形式是间谍软件直接弹广告,IE辅助工具根本无法拦截。需要可以彻底把间谍软件清除才能减少广告。虽然许多杀毒软件厂商对间谍软件的清除下了很大的力量,但是由于还没有一款完全意义上的针对间谍软件的安全工具,因此对于间谍软件的彻底清除还远远没有达到用户的需求。
●“间谍软件”成为互联网最大的安全威胁
间谍软件在2005年表现出传播手段多样化的特点,间谍软件的制造者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吸引更多的人成为监视的对象,采用了越来越复杂的传播方式。根据调查显示,针对间谍软件的传播方式,用户最为反感的“间谍软件”形式主要包括:弹广告的间谍软件、安装不打招呼的软件、控件、不容易卸载的程序、容易引起系统不稳定的程序、盗取网银网游账号的木马程序。
间谍软件的危害不仅仅是花花绿绿的广告的骚扰,往往背后还隐藏着更加严重的威胁:间谍软件被黑客利用能够记录用户在计算机上的任何活动,包括敲打了哪个键盘、密码、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和照片等等。2005年万事达国际信用卡公司宣布,位于亚利桑那州土桑市的一家信用卡数据处理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被侵入,4000万张信用卡账号和有效日期等信息被盗,盗窃者采用的手段正是在这家信用卡数据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中植入了一个间谍软件。
●中国“网络钓鱼”名列全球第二
网络钓鱼作为一个网络蛀虫,自从2004年出现以后,迅速成为威胁互联网安全的主要攻击方式。进入2005年,网络钓鱼已经从最初的为技术痴迷的Vxer(病毒爱好者),变成受利益诱惑的职业人。他们不断地挖掘系统的漏洞、规则的失误,利用病毒的行为、人们的好奇心,四处进行着“钓鱼”、诈骗。
网络钓鱼在2004年及以前,多以邮件方式投递到用户邮箱中,而仅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利益熏心的制造者。因此网络钓鱼在2005年的传播手段从单一的主动推送方法,增加“守株待兔”方法,以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这些方式包括: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利用虚假电子商务进行诈骗;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等手段窃取用户信息等等,实际上,2005年“网络钓鱼”者在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过程中,经常采取以上几种手法交织、配合进行,还有的通过手机短信、QQ、msn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钓鱼”不法活动。
以今年5月份为例,“网络钓鱼”案件比上月激增226%,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随后的几个月内,网络钓鱼的攻击方式仍以平均每月73%的比例向上增加。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统计,目前中国的网络钓鱼网站占全球钓鱼网站的13%,名列全球第二位。
●病毒传播更多样、更隐蔽
2005年,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和网络下载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常见的途径,分别占59%、50%和48%。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下载、浏览和电子邮件进行传播和破坏的比例分别比去年
上升了6%,而利用局域网传播感染的情况与去年比较减少了7%,可以看到利用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推出,利用IM(即时通讯工具)作为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已经渐渐追上了微软漏洞,成为了网络间病毒传播的首选方式,从年初的“MSN性感鸡”到利用QQ传播的“书虫”、“QQRRober”、“QQTran”,以及可以通过多种IM平台进行传播的“QQMsgTing”,它们都通过IM广阔的交流空间大肆传播着。每一个使用IM工具的人,至少会接到一次这类病毒的侵扰。同时,此类病毒在传播过程都会根据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或者黄色信息构造诱惑信息,诱使聊天好友打开地址或接收病毒文件。
据统计,通过IM工具传播的病毒高达270万次起,排在所有病毒之首。这也使得国内IM厂家高度重视,腾讯推出的QQ2005,就在业界率先与杀毒厂商合作,与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国际首创的“QQ安全中心”。
●漏洞病毒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根据行业人士试验得到的反馈,在2005年,一台未打补丁的系统,接入互联网,不到2分钟就会被各种漏洞所攻击,并导致电脑中毒。因此,今年虽然病毒的感染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病毒仍然存在巨大的危害,并且利用漏洞的方法仍是病毒传播的最重要手段。
据了解,目前普通用户碰到的漏洞威胁,主要以微软的操作系统漏洞居多。微软被新发现的漏洞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仅2005年截至11月,微软公司便对外公布漏洞51个,其中严重等级27个。众所周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中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用户群体非常庞大。利用微软的系统漏洞传播的病毒明显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人群多、破坏严重的特点。03年的冲击波、04年的震荡波以及05年的狙击波便是很好的佐证。
利用漏洞的病毒越来越多。2005年8月15日凌晨,利用微软漏洞攻击电脑的病毒“狙击波”,被称为历史上最快利用漏洞的一个病毒,距离该漏洞被公布时间仅有一周。
因此,国内有关反病毒工程师告诉用户,2006年对于网络病毒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以防护为主,但是除此之外,还要有相应的检测、响应及隔离能力。在大规模网络病毒暴发的时候,能够通过病毒源的隔离,把疫情降到最低,对于残留在网络上的病毒,人们也要有相应的处理能力。
标签:间谍软件攻击方式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3-03-07 05:43:14 回复
软件如何入侵手机”引发网友热议,并冲上微博热搜。飞马间谍软件可获得手机里几乎所有信息,这对用户造成了什么损失?1、间谍软件防不胜防只要间谍软件获得了受害者的设备,TA就可以在里面安装可以秘
访客 评论于 2023-03-07 08:07:54 回复
题,需要哪些措施一、移动终端安全威胁因素(一)应用程序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因其攻击水平需求低,往往成为恶意攻击者的首选目标。(1)移动间谍应用程序。“间谍软件”会在使用
访客 评论于 2023-03-07 04:45:34 回复
谍软件,可以说是十分的可怕,悄无声息之间就能盗取他人的秘密信息,而我们平日中遇到的电信诈骗也有相似之处。这也启示我们在手到不明来历的短信时,最好不要点击。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清理手机,不要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4:请列出至少4种可能会对计算机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1. 电脑病毒对于日常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