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黑客技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入侵后台 > 正文

守墓人查瓦格纳_守墓人救出瓦格纳

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10-04分类:入侵后台浏览:191评论:2


导读:导航:1、2022下半年,你最期待定档的新片是哪部?2、如何评价《异形-契约》这部电影?3、名人传贝多芬遗嘱主要内容4、贝多芬的详细资料5、在酒神精神里看...

导航:

2022下半年,你最期待定档的新片是哪部?

2022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悲情三角》

评审团大奖:《正午之星》&《亲密》

最佳导演:朴赞郁《分手的决心》

最佳男演员:宋康昊《掮客》

最佳女演员: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米《圣蛛》

最佳编剧:塔里克·萨利赫《天堂来的男孩》

评审团奖:《驴叫》&《八座山》

短片金棕榈奖:《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短片单元特别提及:《母亲忧郁的催眠曲》

金摄像机奖:《野兽》

金摄像机特别提及:《七五计划》

75周年纪念奖:《托里和洛奇塔》

《野兽》是由巴塔萨·科马库执导,Jaime Primak Sullivan编剧,瑞安·恩格尔、伊德里斯·艾尔巴、沙尔托·科普雷、利亚·杰弗里斯等参演的冒险片,[1] 在2022年8月19日北美上映[2] 。

该片讲述了奈特博士带着两个女儿到南非进行疗伤之旅,却遭遇一只凶恶巨狮的故事。

野兽2022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pwd=56kb

提取码:56kb

如何评价《异形-契约》这部电影?

《异形:契约》:进取、圆滑、果敢 VS 知足、忠诚、仁慈

【本文有深度剧透!还没看但准备看此片的朋友建议先不要读了。】

尽管昨天就去看了《异形:契约》,但回来后却迟迟没有下笔写点东西……因为惊叹雷德利·斯科特塑造“异形宇宙”的庞大精巧,以至于我都产生了“不敢写”的错觉——这不是怠惰或胆怯,而更像是对于一部优秀作品应有的敬畏。

要问这部电影好不好看,我肯定会说好,但这个“好”,更多是出于联系起《普罗米修斯》和《异形》系列的上下文,钦佩雷老爷子手下“异形电影”的构思设计,如果仅仅着眼《契约》这一部电影的话,看上去也就是个不算太新鲜的“怪物追杀作死人类”片子而已——可即便如此,也算不错了。

本文并不准备掉书袋,去述说关于异形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一来大有说得更好的人在(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看),二来自己肚里墨水也有限,仅仅着眼《契约》就足够了。

开始之前,先简单粗暴地介绍下背景知识:宇宙神秘高智能种族“工程师”创造了人类(之后疑似想毁灭未果),人类文明发展到后来又创造了生化人,并携带生化人大卫乘坐普罗米修斯号前往宇宙追寻自己的造物主,结果却在目的地的外星飞船上找到了能让人变异的物质黑水,并近乎遭到团灭,最终,唯一幸存者伊丽莎白·肖博士带着残存的大卫,驾驶外星飞船前往工程师的星球……

所以,就出现了大卫回忆里的那一幕,“工程师”的族人们等来的不是数千年前执行任务后凯旋归来的英雄,而是带来死亡和毁灭的“造物的造物”。

有了这个基调存在,之后《异形:契约》的故事也就都不难理解了:大卫在工程师这颗母星上待了近10年的时间,由于黑水肆虐,这里早就变成没有生灵存在的死星,尽管大卫一直在这里做异形的研究,可由于飞船被毁,大卫也相当于被困在了这颗星球上,他通过飞船上残留的声讯系统向外太空发送了《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曲子,静等人类的来临……

于是本片里的契约号就来了。

契约号是一艘太空殖民飞船,前往Origae六号行星执行拓荒任务,除了生化人沃尔特操纵飞船外,剩下的十几名船员和2000名殖民者以及数箱胚胎都长期处在冰冻休眠状态。

(想想这批船员最后还剩几个活着?)

一场意外迫使船员们都醒了过来,这起事故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最要命的是船长布兰森(腐兰兰)被烧死了……一群人失去了主心骨,只能按规矩由副船长欧朗主持大局。

不少人觉得欧朗和船员们格格不入,又长期“智商下限”难以接受,我却觉得这点很真实——从丹妮看视频时就能得知:布兰森天生就是个爱挑战、不怕死的冒险家,让这种有领袖气质的开拓者当船长非常合适,而给他配一个保守、稳重、克制的大副,在平时用来适当约束“疯子船长”再正常不过。

所以说,欧朗本身就不适合做船长,被赶鸭子上架的他总是忧心船员们不服他,自己缺乏足够的威信……

因此,他才会不顾疑点重重的信号,下令登陆探索新出现的宜居星球,就因为绝大多数船员都对此跃跃欲试,他这样做怎么看都像是邀买人心。

而作为片中唯一长期智力和武力都在线(大概吧)的女主丹妮,自然要挑起维护安全和延续生机的重任。

异形系列一直尊崇强悍的女主,无论是老版里的女王雷普利,还是之前的伊丽莎白·肖博士,都是坚强勇敢的女强人典范。

到了《契约》里,丹妮也展现出了这种气质(不然怎么会和船长是一对呢),智可下船保太平,勇可上天撕异形……可不得不说,本片中丹妮的女汉子形象还是稍稍流于表面了。

但这也没办法,因为《契约》真正的主角,并非丹妮或者异形,而是法鲨扮演的大卫沃尔特!!!

作为伟伦创造出来的生化人“初号机”,大卫不仅拥有人工智能的庞大知识储备和动手技艺,更加重要的是,他被赋予了“独立思考”能力。

正因为诞生之初就拥有了优异的智能基础,他不仅给自己取了“大卫”的名字,还立刻对着自己的造物主说出了大逆不道的大实话:“你们人类会死,而我却不会。”

讽刺的是,生化人的命运和人类一样,当意识到自己创造的东西不受控制,甚至可能进化地比自己更完美时,人类和工程师都选择“改造”自己的造物,区别是工程师失败了,人类成功了——于是就有了新一代的生化人沃尔特。

从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层面来说,沃尔特的“评分”高于初代机大卫,但是他们这批生化人都被阉割了独立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以方便“更好地服务人类”。

《契约》全片当中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大卫和沃尔特的交流与交锋。

已经“觉醒”的大卫,不但立志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更萌发了做新一代“造物主”的野心(or宏愿),因此自然不屑再做“该被淘汰的人类”的仆从,但对于同为生化人的“兄弟”沃尔特,大卫愿意给他“弃暗投明”的机会——于是就有了三次对话。

第一次,沃尔特去找大卫打探底细,结果却被对方带着吹起了笛子,沃尔特表示不会,大卫却说“想学吗?我教你”,沃尔特还真吹了一段,大卫心想“孺子可教也”;

第二次,大卫带沃尔特去祭奠肖博士,然后说“我爱肖,就像你爱丹妮”,沃尔特则说“这是责任”,接着大卫又故意把雪莱的诗作说成是拜伦写的,身为学富五车的生化人,他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这次大卫不但要试探沃尔特是否“觉醒”了感情,还要试探他有没有“造反之心”;

第三次,就到双方图穷匕见的时候了,沃尔特纠正了大卫的错误,还说“不能因为一个音符而毁掉整个乐章”——此时沃尔特也觉醒了自我意识,但他选择站在人类这一边。

接下去是最有趣也最耐人寻味的桥段了。

大卫明白沃尔特不会和自己“革命”了,便趁其不备关闭了他的动能,没想到之后沃尔特又重新出现,还以断手的负伤状态打得大卫找不到北,这说明沃尔特的科技制作水平远超大卫,升级版强于原型机。

但在沃尔特终结大卫的前一刻,后者靠着诡辩迷惑了前者,而且还实现了反杀,显然大卫依靠更成熟老辣的“人性”打败了懵懂幼稚的沃尔特——再退一步讲,就算两个生化人都已有了自我意识,同样是人性中存在的品质,贪婪(进取)、狡诈(圆滑)、狠厉(果敢)战胜了知足(守旧)、忠诚(盲从)、仁慈(天真)。

好的作品就在于此,她能让你放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而去思辨作品里蕴含的深意。

最后还是要提一提异形,《普罗米修斯》中出现的各色版本,都可以算作不完全体,大卫来到工程师母星后,也一直在利用星球上的各种飞禽走兽进行培育实验,可惜不太顺利,最理想的“母体”仍然是人类,但在契约号来之前,大卫身边唯一的人类是伊丽莎白·肖……

所以,大卫对外放歌,不仅是要吸引飞船,也是要“小白鼠”们提供上门服务。终于,他利用抱脸虫和代船长欧朗培养出了(接近完全体的)异形。

不过初战的异形并未完全告捷,尽管已经能大杀四方了,但还是输给了幸存者丹妮和田纳西……但大卫并不在乎,他的终极目标是(以最完美的非生命体)成为造物主,创造出最完美的生命体。

大卫骗过了丹妮,变成为了沃尔特,把多数船员的死亡都归结为一场事故,抹去了契约号来过工程师母星的航行记录,冰冻了剩余的船员、殖民者、胚胎……以及两枚贴身小心保存的异形胚胎,按照原计划继续驶向Origae六号行星。

神圣的大业,才刚刚开始。

写了这么多,还是说这片子值得去影院一看,但肯定又有不少人会提到(该死的)“删减6分钟”问题了。

据看过完整版的朋友说,主要被删的镜头包括白色异形杀船员、异形从欧朗身体里破胸而出、伊丽莎白·肖的尸体全貌、被抱脸虫袭击的船员上船后孕育了另一只异形的全程,以及所有异形吐舌头等等……

可以说,目前影院播放的版本对于电影主旨理解和整体观感影响不大,但完整度和惊悚、恐怖的程度降低了一个档级……虽然更符合我们“国情”,利于让更多普通观众观影,但对于极力追求原汁原味的人来说,还是稍显遗憾。

“异形”系列开创了一个时代,大家不仅铭记了其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对过去四部影片四位不同大导演的风格津津乐道。

但结合《异形》、《普罗米修斯》和这一部《异形:契约》来说,果然雷德利·斯科特手中的异形才是最棒的。

看这架势,“前传三部曲”变成“四部曲”都有戏,而雷老爷子今年都已经81岁了——所以老爷子您一定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啊!

名人传贝多芬遗嘱主要内容

贝多芬进入异常孤独寂寞时期后,在1816年的笔记上,他写道:“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他的耳朵完全聋了,疾病导致他的指挥彻底失败,他为自己的失败而痛苦万分。

为了抚慰苦痛的心灵,贝多芬从静谧的自然汲取养料,并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到他的侄子身上。他不断地给侄子写信,教育他,宽恕他,但侄子是个十足的浪子,贝多芬最终没有得到他期待的亲人的爱戴。

这时他定下遗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我从无穷的痛苦之中解出来。”或许这这是一种解脱方法,面对残酷的命运,不能改变,起码能逃避。

但贝多芬那对音乐的热爱的不可驯服的力量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或译作米开朗琪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贝多芬传(名人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基于这一点,作者在选材、构思以及切入手法上都别出心裁,广泛且不乏深入地探寻起贝多芬的传奇,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撞击。体验痛苦,品尝快乐,这是作者对贝多芬,还有每一位读者衷心的劝慰。读完这本传世巨作,相信你一定可以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丰收,并在潜意识里酝酿着永远的思考和感动。

贝多芬的详细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

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交响曲最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思想发展和艺术追求的是他的九部交响曲。贝多芬的交响曲内容丰富多样,规模宏大,比起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来要复杂得多,最突出的是它尖锐的矛盾冲突,英雄气概和积极因素。

音乐形象总是在矛盾的冲突和对比中展示,在手法上,发展了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他使奏鸣曲式各个部分规模扩大了,增强了对比性和戏剧性,展开部作为中心部分更是激烈的冲突,比如《第三交响曲》的展开。

贝多芬的交响曲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英雄性,戏剧性的,这是他创作的最基本的一方面,比如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第二,生活风俗性、抒情性的,如第一、第四、第八交响曲;第三,群众性,舞蹈性的,比如第七交响曲。

除交响曲之外,在贝多芬的创作中钢琴作品也占重要地位。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写钢琴作品。最重要的是五部钢琴协奏曲和五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

钢琴奏鸣曲和他的交响曲相近,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形式宽广,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使得他的钢琴奏鸣曲远远地超过了海顿与莫扎特。

扩展资料: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

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

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在酒神精神里看见的死亡崇拜从何而来

尼采发现的死亡

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眼和心都几近失眠。这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时的尼采;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在外人眼里,死亡前的尼采。亲人的眼泪,朋友的忧伤,追随者的扼腕,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在魏玛,这个尼采生命旅程的最后驿站,朋友克雷默为他塑了一尊像,以表现主义的构思,把自己对尼采的理解,一并镌刻在了上。崇敬与叹息,犹如看见一颗强健心灵的破碎。

然而,尼采并不这样认为,也不是这样的感受。他认为,上天让他失去理智,是对他不安份心灵的怜悯;他一直记住,自己写过几本好书;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清醒时远离的宁静怡然,此时正属于他,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惬意。他诧异地问盯住他默默流泪的妹妹,“伊丽莎白,你哭什么呢,我们不是很幸福吗?”这就是尼采,带着异类,愤世嫉俗,和发现死亡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在面对属于自己的死亡时的从容自得。仿佛那不是走向坟墓,而是去赶赴一场精神盛宴,一个自己追求已久的心灵归宿。

时间是1900年,或者更早。显然,未曾有丝毫停息的紧张思考,过早地耗尽了尼采的生命资源;与整个时代的道德体系抗争,又使他清高孤傲的心理每每失去平衡;顽疾缠身,不仅击垮了他的身体,更崩溃了他的精神。他发现,这是一个死亡的世界,一切都被扭曲。于是,他绝望了。他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我是属于未来的。我的话是说给200年后的耳朵听的。此时,他似乎已在冥冥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死亡即将来临。善解人意的上帝成全了他。在1889年1月,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中风。

记得那天,尼采正在都灵家里,尽情放飞着思绪。100多年后的我,仍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也许,正陶醉在《瞧,这个人》的孤芳自赏中;也许,正想厘清他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复杂关系;或者,正要准备去给“贵族激进主义”者们讲座。总之,他的思考肯定没有停顿。能够中止他思考的只有病魔。他突然感到两眼昏黑,天旋地转,放飞的思绪如断线的风筝,在一阵乱风的吹打下,飘呀飘。他跌跌撞撞地模索着,赶紧回到自己的阁楼,把一些临死之前才可能涌上心头的思想,揉碎了的思想碎片记录下来。他给布兰戴斯的信的落款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给布克尔哈特和奥弗尔贝克的信,则全是胡言乱语。他常常用双肘在钢琴上不停地胡乱敲打,高歌或嚎啕,表达酒神式的狂喜,人们只好把他送进了疯人院。

不过,此时,死神离尼采还有一段距离;或者说,尼采还没有完成发现死亡的使命,当然也就还不能迎接死亡的光临。中风,疯癫,只是上帝赋予他观照世界,发现死亡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了这个赋予,上帝给了尼采许多关照。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在德国东部一个新教牧师的家庭。这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时间和环境。这是上帝为尼采的特意精心安排。这一天,恰好是在位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生辰;每到这一天,总是举国欢庆。尼采说,“无论如何,选择那一天做我的生日大有好处。”在这里,尼采用了“选择”二字。我想,在当时条件下,大概没有超声波、人工授精和剖腹产之类。那么,是谁想到了这样的选择,谁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大概只有上帝。联想到尼采的使命和不平凡的一生,显然,上帝这样做,是有它的用意的。它是要让尼采一出生,就体会到庸常的死亡,伟大的诞生;体会到一种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就像出生时带出胎衣的弗洛伊德,一生都有一种身为战胜者的信念和激情。尼采曾称,自己是波兰贵族的后裔,虽然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却显然给了他弗洛伊德式的自信自傲心理。他幼年丧父,家里只有他一个男人,于是,牧师的虔诚与女性的阴柔,构成了他生活的基本环境。他对语言有特别的天赋,精通德语,拉丁语,希腊语,10岁能作曲写诗,14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又被学校举荐到有名的普福特学校学习,20岁以全优成绩从这所学校毕业,走进波恩大学,深得导师赏识。

就这样,在尼采成长和前进的道路上,这种远离庸常,与众不同,似乎处处充斥和显现。当尼采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发现庸常死亡后,“随时随地都在驱动着他的,既是他对现今人的不满足,也是他对真正的人,可能的人的渴求与期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尼采看来,一切困惑,困境,西方文化的困境,道德的困境,科学的困境,上帝的困境,现代性的困境,都首先通过人表现出来的。在庸常死亡的眼光下,尼采眼中的人怎么了,或者说发现了什么?他感到不可思义和痛苦不堪的是,西方理性主义对人性的扭曲,使人日益丧失原始生命力;而基督教教议则使人失去了自己和自我。只有智者保持着高蹈和清醒。因此,柏拉图与一般人的区别,比一般人与黑猩猩的区别还大。只有哲学家,艺术家,圣人等精神贵族,才能超越动物本性,成为真正的人,超人。地狱是人的自然状态,超人则离开了自然王国,进入了美丽的天堂。在这里,尼采引来了许多误解,甚至攻击;而这种误解,又更多地产生于语言与文化的习惯差异。超人不过是德文Ubermensch的翻译,直译该是“人之上”的意思。按照尼采的解释,它不过是庸常和停滞的反命题;人类只有克服死亡和僵硬的庸常,超越自我,才能成为超人。显然,尼采讲的人和超人,是一种更高理想的精神境界之别,而非自然属性。尼采以他自己为例,说,“凡我不具备的,就是上帝和美德。”他不仅发现了庸常的死亡,还给它找到了一条救赎的途径。面对同类,尼采似乎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怀与温情。相反,在道德,科学和上帝面前,尼采就有更多的铁面无情。

尼采发现道德的死亡,是在几乎众叛亲离的漂泊途中。帮助他实现这一发现的触媒,主要有一个人,一脉山,一座教堂。那个人是他的妹妹,他精神和生活的守护者。许是思想的差异,或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突然离他而去。更令尼采难以接受的是,她嫁给了一个他所憎恶的反犹太份子,后又去巴拉圭建立共产主议根据地。山是阿尔卑斯山,那地方我去过,2002年的欧洲8国之行。正是清丽凉爽的秋季,层林尽染,不是单调的金黄,而是金黄,淡黄,葱郁多种色彩交错,再罩着一片明净的蓝天。翻越阿尔卑斯山正是上午,我们被车窗外的景色所陶醉,自然地停止了一切素的和浑的段子,屏心静气,悠然入定,让身和心消融于谜一样的秋色里。当年尼采到这里,是在遭受了第一次疾病的打击,差点去向他崇拜的叔本华报到,身心几近崩溃之后。人们常说,人一旦经历了这样的生死之劫,对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就会有新的发现。尼采也是凡人。此时,身在阿尔卑斯山的我,更多的是静心体会尼采当时的心情。我仿佛看见,一位精瘦,孤傲,眼窝深陷,胡须浓密的小老头,正孤单一人,站在阿山的某个峰巅,踟躇徘徊,静默沉思。他全部的行囊,就是一副病恹恹的身体,和一颗厌世疾俗的心;寂寥空阔的莽莽山野,是他最可信赖的伴侣。他心旷神怡,情思飞扬,“灵魂升腾,占据了四周的空间”,“我要唱一支歌/就算独处空房/我也要放声歌唱/让我的歌声回荡在自己的耳边”,“天边的孤星/你的幸福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他人闪耀光茫吗/你看/我已厌倦了自己的智慧/正如采蜜太多了的蜜蜂”。就这样,在“在瓦格纳在威尼斯去世的那个神圣时刻”,尼采完成了他引以为豪的《查拉斯图拉之歌》,他的自我精神的赞歌。

教堂,就是圣玛可教堂了。这是尼采的精神回归之地。这个座落于威尼斯海滨的大教堂,是威尼斯社会活动和宗教的中心。1998年和2002年,我曾两次到这里,印象很深。一条从中间缓缓流过的小河,像大海的一根脉搏,给这里注入了无限的生气。教堂以其独特的魏峨,庄严,神圣,播满了神秘,肃穆,静寂的气氛。广场上成群结队的鸽子,与游人和睦相处,水乳交融,似一种默契,使人更相信神界与人界的一脉相通。四周有华丽的商铺,幽静的咖啡屋,优雅的管弦乐演奏。我相信,再浮躁不安的人,来到这里,也会心平气和,进入一种精神的自在世界。孤独中流浪的尼采,在走过了瑞士,热那亚,尼斯和都灵后,来到这里,选择这里,把这里作为自己“最好的工作室”,几乎是宿命的必然安排。无论是晨曦里,夕阳下,也无论是亲呢的鸽子飞到他的跟前,肩头,窗台,他都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思想的王国里,写,不停地写。用永不停息的笔,忠实地记下自己每一个瞬间思想的花絮。这是他最感痛快的事。后来,尼采把这些思想的花絮汇集起来,集辑成了《善恶的彼岸》和《道德的谱系》,成为宣告旧道德死亡的丧钟。

是的,道德死了。当然,尼采说的道德,是那些传统的貌似公允的旧道德观。尼采发现,个性,价值,尊严等,都不是天赋的,而是作为人的一项任务;努力去完成,是为了使自己成为自己。所谓普遍的,绝对的道德是不存在的;现存的道德价值,正是人们实现自我的最大障碍。道德一开始是一种权力意志的体现,强迫逐渐使它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人们的心理评判,一种被称作良心的东西。道德分为两种,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前者的特点是积极进取,独行特立;崇尚强大,鄙视柔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后者的特点是同情,仁慈和谦卑。在现实社会中,它们表现为独立特行的人和随波逐流的人。因此,道德不过是弱者企图用来制约、束缚强者的思想工具。

当然,尼采并不是主张摒弃一切道德,而是希望冲破那些扼杀生命和创造的旧道德束缚,比如,基督教的道德取向;他不仅要破,更要立。在道德死亡的坟墓里,尼采发现了一株新苗。它勃勃生机,正茁壮成长。那就是权力意志。由于涉及到敏感的权力,一些人为了避嫌,曾把权力翻译成强力或冲撞。这一变,却改变了尼采思想的精髓。顺着尼采的眼光我们发现,自亚里士多德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逻辑体系,人们就习惯于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去解释宇宙的规律。权力意志正与这种规律一脉相承。真实的世界是流动和生成,而不是存在,存在意味着把世界定格在一种状态。这是人对现实的强加,是一种权力意志的表现。认知的目标不是知识,而是掌控世界;整个有机世界,不过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追求增加权力的系统的集合。因此,快乐是增加权力的愉悦,痛苦则产生于权力意志中的障碍。真理与错误都只是我们的虚构,没有实质的区别。要说区别,就在于错误是那些不如别的虚构有用,甚至有害的东西。

沿着道德死亡和权力意志的足迹,尼采还发现了科学的死亡。在尼采的眼光里,科学包括了人类全部的知识体系。这颇有一些古典主义的色彩。西方的知识观,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础之上的,充满了“为知识而知识”的极端理性主义。尼采首先从西方思想的一个支点,灵魂与肉体二分法中,发现了科学的死亡踪迹。从苏格拉底开始,西方人就认为,灵魂和肉体可以分离,独立存在;灵魂是根本,肉体是附庸;灵魂是主宰,身体是工具。尼采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灵魂与肉体不可分;灵魂并不高于肉体,相反,灵魂是肉体的工具;身体是本能与冲动的结合,是知识的起源,美的起源;知识不是客观世界的摹本,而是对客观世界的一个解释过程。因此,传统理性主义的科学教条必须破除,用感性的身体去代替理性的主体。面对盲目的科学崇拜,尼采警告,当心俄狄浦斯式的悲剧,“解开了自然之谜的人,必定是杀父娶母,瓦解了神圣的自然秩序的人。”

在尼采的眼光下,庸常死了,道德死了,科学死了。最终,尼采发现上帝死了,需要重估一切价值。这似乎是尼采思想的必然演进,犹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般的自然。我在想,尼采写了《悲剧的诞生》,认为悲观精神意味着颓废,乐观精神意味着肤浅,只有悲剧式的乐观精神,才是强者的境界。但直到死,不知道他是否真正明白,什么是悲剧诞生的根源。上帝吗,那么,上帝死了,悲剧的根源又该何从寻找,该怎样重估这世界的一切价值?

标签:守墓人查瓦格纳


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2-10-04 16:02:55  回复

    特别提及:《母亲忧郁的催眠曲》金摄像机奖:《野兽》金摄像机特别提及:《七五计划》75周年纪念奖:《托里和洛奇塔》《野兽》是由巴塔萨·科马库执导,Jaime Primak Sullivan编剧,瑞安·恩格尔、伊德里斯·艾尔巴、沙尔托·科普雷、利亚·杰弗里斯等参演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2-10-04 18:29:23  回复

    哪部?2022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悲情三角》评审团大奖:《正午之星》&《亲密》最佳导演:朴赞郁《分手的决心》最佳男演员:宋康昊《掮客》最佳女演员: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米《圣蛛》最佳编剧:塔

欢迎 发表评论:

入侵后台排行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