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9-13分类:入侵后台浏览:106评论:1
体检是为了发现一些健康中的隐患,使产生疾病的危险因素被及时排除。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保健学家建议,成年人应至少每年做一次体检。但体检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过程。体检中一旦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咨询医生,看是否要做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并请医生、营养学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饮食指导。 因此,成年人即使无病也应定期做体检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防微杜渐。成年人定期体格检查主要包括:量体重肥胖是万病之源,定期量体重,当超出正常标准采取减肥措施。多参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乃为健身之道,男性的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超过标准10%为偏重,超过20%为肥胖。 测血压定期测血压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以便及早治疗。成人血压收缩压大于18.2KPa,舒张压大于11.7KPa,可诱发动脉硬化,引起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不一定有头昏、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不能只根据症状判断有无高血压。 查眼底检查可以反映脑动脉硬化的情况,所以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过度肥胖者都必须经常查眼底。验小便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病、糖尿病,对于高血压、冠心病人,查小便可了解有无肾动脉硬化。慢性肾盂肾炎是中年妇女常见病,有些无明显症状,定期查小便有助于发现。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冠心病贩心肌缺血改变,心律失常,对有胸闷、心悸者,更应做检查。 胸X线透视可以发现症状不明显的肺结核、肺癌。尤其是吸烟多年的人更应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甲胎蛋白测定可以发现早期肝癌,阳性率达到90%以上,基敏感性比B型超声波、同位素扫描高。 大便潜血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胃癌、结肠癌。对于3次阳性者进一步做X线造影检查或内窥镜检查。 肛门指检可以发现直肠癌、男子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 妇女应再加乳腺检查及妇科检查,以及早发现乳腺癌、宫颈癌及其它妇科疾患。想直接电话咨询的客户,不收取任何费用,24小时服务。由权威专家为你解答体检相关问题,根据你的情况给予专业的个性化指导意见。
因为健康人做癌症筛查会伤害到自己。
“现在很多人谈癌色变,都希望‘早发现、早治疗’。人人都去检查,健康体检都要带上癌症指标的检查,这个真的有用吗?”
这是韩启德院士在2016年‘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因为早期筛查出癌症后,其实死亡率也并没有降低,这样的检查其实意义真的不大。”
有些癌症筛查出来,死亡率也没降
在这里,韩院士用多个国家的权威调查来举例:
1. 前列腺癌案例——检查半天患癌的人反而增多了!
“美国有一个研究,76000例病人,55-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前列腺癌检查,同时另一半人不做检查。一段时间后结果是筛查组发现前列腺癌每1万人是108人,不做检查组只有97人/万人,也就是说前列腺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多。但是13年以后这两组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
2. 乳腺癌案例——检查不检查对存活时间没有影响!
还有个例子很轰动,加拿大的专家在2016年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他们以近9万个40岁以上女性为样本,一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房钼靶X线检查,另一半不做,结果发现,最初五年每年做检查的这一组检测出666名癌症病人,另一组是524个癌症病人,病例增加了27%,但是死亡率没有差别。也就是说四十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检查,对她死于乳腺癌没有任何影响。”
3. 肺癌案例——筛查和不筛查死亡率几乎没差别!
美国有一项针对45万人的大样本研究,做各种筛查办法和不筛查比较,发现每年做X射线胸片和不筛查的两组人死于肺癌的几率几乎没差别,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射线胸片检查的这一组,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
由这么多个数据佐证显示:即使做癌症筛查,检查出癌症的人,和没有做癌症筛查、几十年后同样死于这种癌症的人,存活时间大致是一样的,死亡率也是一样的。换句话理解,也就是你检查忙活半天、经历了各种手术治疗后,依然没能延长自己的寿命。
“早发现、早诊治”真的立了大功?
过去二三十年,新技术大量涌现,基因检测、CT、彩超等能对一些疾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但“双早”的实际效应及其诱发的新问题,正引起学界反思。
韩启德院士谈到,这些年,我国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2013年与1990年相比,癌症新发病例数增加81%,其中肺癌由26.2万到59.4万,增加1倍多,乳腺癌由9.8万到26.6万,增加近2倍,前列腺癌增到5倍。
20多年,癌症增长那么多,可能的原因有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生肿瘤的机会相应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恶化等。
韩启德则提出另一种可能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发现了更多没症状、在原有条件下不能发现的、进展很慢或不会增长的“早期癌症”“懒癌”?
有的癌症真的会自己“消失”,韩启德院士认为,根据大量数据分析来看,癌症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快速型:“体检怎么都查不出来,一旦查出来在极短的时间内没救,比如大部分食管癌、胰腺癌。”
第二类是渐进型:就是从慢慢变大到死亡,早期检查出来后,做手术治疗以后有治愈的希望。比如结肠癌、子宫颈癌,这种筛查效果好一些。
第三种是自愈型: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癌症发展是很缓慢的,或者就不变,或者它就消失,就像我们得过肺结核和肝炎的人自己没发现而已。我们可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否做筛查。
检查半天,很可能我们害了自己!
基因检测对两类人有重要意义,第一父母都有明显遗传病的青年男女做婚前咨询决定是否可以生孩子。第二癌症病人选择靶向药物须检测靶向药与癌症致病基因是否匹配有效。对于一般健康人没有必要做基因检测,每个人基因组都会有许多突变或缺陷,很多是多基因致病缺陷,换句话说各种单一缺陷并不会致病或仅仅是致病可能性有些增加。对这类突变缺陷即使查出来但没有必要产生思想包袱,长期担忧自己会得病,只要和正常人一样注意保健就行,对预防疾病并无多大用处,反而可能造成心态不稳定引起各种疾病。
基因检测发病过程分三个阶段:
(1)健康阶段:就是身体是健康或者亚康状态,这个时候的基因检查主要是为了预测疾病风险,让我们有针对性的的预防和防御,这个在市场的价格一般500到3000元不等,这些里面一般常见的三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还有女性的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以及遗传关系明确的单基因遗传病,这些是有一定的预知意义的。
(2)早期阶段: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时候还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已经是疾病的早期了。我们可通过糖脂,激素,酶,比如癌抗原125检测乳腺癌,癌抗原15-3卵巢癌,T-PSA 检测前列腺癌等,这个在一般的体检机构里面都有这些内容的,并且每项几十到几百不等。
(3)临床阶段:这个时候已经是肿瘤,癌症了,相当于临床治疗的基因检查,主要的作用是诊断疾病是否是基因疾病,或者根据癌症的种类,分型,和患者的个体基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靶向放化疗,这个时候做不做已经不是自己做主了,一般是医生诊疗方案建议来检查的,当然价格也比较贵了,一般是几千千到上万不等。
结束语
但是假如我们早早干预,早发现,至少早期宫颈癌、肺癌的治愈率为100%!乳腺癌及直肠癌的治愈率为90%!胃癌的治愈率为85%!肝癌的治愈率为70%!所以基因检查做辅助,结合其他的体检等健康领域设备结合
健康上面不分年龄的,像家族有疾病遗传史、或者本身有这个疾病的隐患,建议每年最好都做一次检查,另外再根据高发病比如说肺癌。在检查的时候都可以加一些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来对身体进行精准的筛查,全景医学每年都有很多年轻人来做深度体检的。
因为早期筛查出癌症后,其实死亡率也并没有降低,这样的检查其实意义真的不大。过去二三十年,新技术大量涌现,基因检测、CT、彩超等能对一些疾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但“双早”的实际效应及其诱发的新问题,正引起学界反思。“早发现、早治疗”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所以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
癌症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快速型:“体检怎么都查不出来,一旦查出来在极短的时间内没救,比如大部分食管癌、胰腺癌。”
第二类是渐进型:就是从慢慢变大到死亡,早期检查出来后,做手术治疗以后有治愈的希望。比如结肠癌、子宫颈癌,这种筛查效果好一些。
第三种是自愈型: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癌症发展是很缓慢的,或者就不变,或者它就消失,就像我们得过肺结核和肝炎的人自己没发现而已。我们可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否做筛查。
最成熟、也是证据最充分的癌症筛查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对乳腺癌、宫颈癌和结直肠癌的筛查。
身体健康的人,需要每年做一次体检,每年做一次体检的话,是最少的,按常理的话,应该每年两次,那是最好的,假如是你身体没什么毛病,哪里也不难受的话?也不需要去体检,只要身体健康,那是最好的,这要根据你个人的身体状况,在每次检查中,有什么毛病的话,赶紧赶紧到医院去治疗,人是吃五谷杂粮的,不一定啥时候就有点儿毛病,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任,每年需要检查两次,那是最好的
标签:健康人做筛查有必要吗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3 03:16:06 回复
化等。韩启德则提出另一种可能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发现了更多没症状、在原有条件下不能发现的、进展很慢或不会增长的“早期癌症”“懒癌”?有的癌症真的会自己“消失”,韩启德院士认为,根据大量数据分析来看,癌症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快速型:“体检怎么都查不出来,一旦查出来在极短的时间内没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