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9-10分类:网络黑客浏览:97评论:3
查看最新的《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四批--器械体外目录》太长了,超出范围,截取一部分,其他的自行百度吧。
序号 分类编码 产品名称 产品描述 类别
1 01-02-02 医用激光光纤 由激光器连接头、光纤传输体及应用端组成,与激光器连接后,用于传输激光,供激光手术用。光纤出光端为直射平切端面。 Ⅱ
2 01-02-02 一次性使用鼻腔内照射光纤头 由激光器连接头、光纤 、病人端组成,病人端为U型。与适用的激光器连接后,将激光传输至鼻腔,对鼻腔内的毛细血管进行照射。 Ⅱ
3 01-03-01 高频电灼器 高频电灼器由主机、多种治疗器、附件组成,通常额定频率、输出功率远低于高频手术设备,可按设计、型式、技术参数、预期用途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仅用于皮肤科、耳鼻喉科、妇科和肛肠科浅表部位的手术中,对相应组织进行凝固、使组织变性和/或坏死。 Ⅱ
4 01-03-01 高频手术设备 通常包括高频发生器主机及其他相关附件(脚踏开关、手术电极、中性电极等);利用高频电流(频率范围200k—5MHz)直接流经人体产生热效应从而对人体组织进行常规切割和凝血;用于传统电外科手术中对人体组织进行常规切割和凝血。高频发生器频率范围应仅限于GB 9706.4中所规定范围200k—5MHz;适用范围仅限于常规的组织切割和凝血手术(普通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妇科、腹腔镜手术等);不包括特殊临床应用或使用方式,如等离子切割凝血、大血管闭合等。 Ⅲ
5 01-03-03 无菌管路高频连接仪 无菌管路高频连接仪采用高频辐射加热方法使两个高分子制无菌管路实施无菌连接;仪器通常由高频发生器、输出和控制器组成,借助模具,可热合不同管径的无菌管路;供临床现场热合输液管路等无菌管路用。 Ⅱ
6 01-03-03 氩气控制器 包括控制器和氩气喷笔等附件;通过气体减压阀及氩气控制模块将高纯氩气瓶中的高压氩气转化为工作需要的可调节低流量氩气,与高频刀合用成为氩气刀;与高频电刀配合使用,在电外科手术中实现氩气环境下的凝血。 Ⅲ
7 01-03-04 一次性使用高频手术设备用阴极板 一次性使用高频手术设备用阴极板通常由隔离纸、导电胶、铝箔、基衬(如聚乙烯发泡或无纺布涂丙烯酸压敏胶)和电极导线组成,按照导电介质(金属电极导电/离子导电胶导电)、使用人群(成人型/儿童型)、电极数量(单极/双极)及形状(方型/椭圆型)、是否带导线等分为不同的型号和规格;连接人体和高频手术设备,提供低电流密度的高频电流回路,防止人体灼伤用;双极中另一极供高频手术设备报警回路用。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GB 9706.4医用电气设备 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Ⅱ
8 01-03-04 高频手术电极(电刀笔、电凝钳、电凝剪、电凝镊) 高频手术电极是高频手术设备的附件,通常由设备端高频插头、高频导线、手持工作端(可含手柄、手控开关/也可另配脚控踏板和单/双极金属电极头端,还可附带降温供水系统)组成,附件可按工作原理、降温等附加功能、技术参数、预期功能等不同分为若干类别、型号和规格;可以以灭菌/非灭菌形式提供;与高频手术设备配套,供临床各类开放性外科手术中分别用于组织切割、分离、血管夹闭止血、组织凝固等。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GB 9706.4医用电气设备 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Ⅱ
9 01-03-04 高频内窥镜手术器械 用于在内窥镜下完成手术操作的高频电极,属于高频手术设备的应用部分;在内窥镜手术下,通过内窥镜器械孔道或其他器械通道进入人体;在内窥镜手术中用于对人体组织进行常规切割和凝血。 Ⅲ
10 01-03-04 射频消融用针状电极 射频消融用针状电极通常配合穿刺针、套管等成套使用,属于射频消融设备的应用部分。消融针上含有测温传感器;把射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电流传递至指定的人体组织,从而实现对其消融/凝固/坏死等目的;与射频发生器(射频控制器)配合使用,用于人体组织的消融。 Ⅲ
11 01-03-05 灌注泵 一般由主机、控制器和电缆组成,与射频消融设备配套使用,用于降低消融区域与患者接触部分的温度。 Ⅱ
12 01-08-01 手术无影灯 手术无影灯由固定座、横梁、平衡体、平衡弯管、灯头弯管、灯头、调光手柄、拉手组成,可按光源、结构型式、技术参数、配置、附加功能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供手术照明用。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YY 0627-2008 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手术无影灯和诊断用照明灯安全专用要求。 Ⅱ
13 01-08-02 LED手术照明灯 通常由光源、灯架等组成。用于手术辅助照明,也可单独用于小型手术。不具有无影效果。分为吊顶式、墙面式或移动式。 Ⅱ
14 01-08 一次性使用脊柱外科照明光纤 产品由光源连接头、光纤、头端组成。以无菌形式提供。与照明光源连接后,向手术部位传输光能,为脊柱微创手术提供照明。 Ⅱ
15 01-09-01 内窥镜手术动力系统 产品一般由主机、手柄、刨削刀头组成,通过电机马达带动手柄及刀头进行机械旋转,用于内窥镜手术中实现绞碎或切除组织等手术功能(鼻腔部位手术除外)。适用或参考行业标准YY/T 0955《内窥镜手术设备 刨削器》。 Ⅲ
16 01-09-01 鼻窦镜手术动力系统 产品一般由主机、手柄、刨削刀头组成,通过电机马达带动手柄及刀头进行机械旋转,用于鼻窦镜手术中实现切除鼻腔部位组织等手术功能。适用或参考行业标准YY/T 0955《内窥镜手术设备 刨削器》。 II
17 01-10-04 手术动力系统 通常由主机、控制装置、电动马达、手柄和各类切割器组成。用于开放性手术时切割/切开、削磨、钻孔等操作。 Ⅱ
18 01-10-05 植皮制网机 由制网座、滚刀组件、锁紧组件、无菌载片等组成,通过外接的有源器械驱动,用于烧伤治疗扩展皮片。不同规格的载片可实现皮片不同比例的扩展。
工作原理:
将待扩展的皮片放在无菌载片上,载片放置于制网座上,然后驱动连接于本产品的外部有源器械(电机),使电机动力传递到本产品上,最终使本产品的滚刀部件以旋转运动的方式实现对载片的碾压。 Ⅱ
19 01-10 外科术前备皮器 一般由电动手柄主机和电池充电器组成。与一次性使用的刀片联合使用,用于外科手术前去除患者身体和头部的毛发。 Ⅱ
20 02-01-01 一次性使用手术刀片 一次性使用手术刀片采用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等适合制作刀片的材料制成,可含刀柄;刀片根据型式不同分若干种,每种可按配合刀柄和刀片尺寸等不同分为若干规格;产品以无菌形式提供;供切割软组织用。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YY 0174-2005手术刀片,GB 8662-2006手术刀片和手术刀柄的配合尺寸。 Ⅱ
21 02-03-03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用结扎线剪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用结扎线剪用聚氯乙烯、聚苯砜、不锈钢等制成,通常由手柄、管身、刀头/剪刀收纳部组成;可按材质、设计、技术参数、适用部位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及规格;可以灭菌或非灭菌形式提供;与内窥镜配套,供剪断结扎线头等用。 Ⅱ
22 02-04-09 内窥镜抓钳 内窥镜抓钳可由三爪钳、鞘管和控制手柄等部件组成。本产品无菌状态提供,一次性使用。在内窥镜手术时抓取和夹持组织用。 Ⅱ
23 02-04-09
02-04-10
02-04-11
02-04-12
02-04-13 内窥镜用钳 通常由头部、杆部或软性导管和手柄组成,通过手柄操作传递、控制头部工作。一般头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手术中在内窥镜下操作,用于钳夹、钳取、分离组织,钳取异物,夹持器械。豁免情况不包括使用了新材料、新作用机理、新功能的产品。 Ⅱ
24 02-04-10 一次性内镜用软管式活组织取样钳 一次性内镜用软管式活组织取样钳主要由钳头部分、弹簧外管和操作柄部分组成,可有定位针,可按材质、设计、尺寸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及规格;以无菌形式提供;供消化道、呼吸道等内窥镜下活组织取样或钳取和清除异物用。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YY/T1076-2004内镜用软管式活组织取样钳。 Ⅱ
25 02-04-12 内窥镜用异物钳 内窥镜用异物钳用不锈钢和塑料等制成,由钳头、外套管、连杆、钳柄组成,钳头类型分为鳄嘴头、锯齿头、麦粒头、取珠式、新锯齿头、杯型头、取笔套式、反二爪、花生米式、三爪等,可按材质、设计、技术参数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及规格;可以灭菌或非灭菌状态提供;可与气管镜、食管镜及喉镜等配套,供气管或上消化道等钳取异物用。 Ⅱ
26 02-04-13 内窥镜弯针持针器 内窥镜弯针持针器采用不锈钢、硅胶和树酯等制成,由持针槽、推送杆、控制手柄组成,可按材质、设计、技术参数等不同分为若干种;可以无菌形式提供;供腹腔内窥镜手术中缝合操作用。 Ⅱ
27 02-04-13 内窥镜施夹钳及除夹钳 本产品可由钳头,钳杆,转盘,钳柄等部件组成,通常为不锈钢材料制造。可重复使用。本产品作为传送装置,用于通过特定尺寸的套管传递或者移除结扎钉/夹。 Ⅱ
28 02-06-01 一次性止血夹 由金属、高分子聚合物或其他材料制成,用于外科手术时临时夹闭血管或组织,术后即刻取出。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 Ⅱ
29 02-06-01 闭合夹 用于标记、止血或闭合管状组织结构。可带有输送器。产品与已获准境内注册产品具有等同性,产品组成材料成熟。可吸收材料、新型结构设计、新型作用机理、药械组合产品除外。 Ⅲ
30 02-06 微创筋膜闭合器 产品包括闭合固件和缝线穿引器两部分。闭合固件由器身、传动器、近端翼、手环、窗口组成,器身上有座盘、导引孔、出线口、指握点、控制板组成。缝线穿引器由针和手柄组成。产品灭菌,一次性使用。用于在腹腔镜手术中收拢组织、经皮缝合、以便闭合手术切口。 Ⅱ
31 02-07-01 医用缝合针 通常外形呈直形或弧形,针尖有圆、三角、铲形状,针尾带孔。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用于缝合组织、皮肤。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YY/T 0043医用缝合针。 Ⅱ
32 02-07-01 一次性使用荷包缝合针 一次性使用荷包缝合针用金属和缝线制成,由两根缝针、一根非吸收性缝线组成。产品以无菌形式提供,适用于消化道吻合手术中的荷包缝扎。产品性能指标参考YY 0877荷包缝合针标准中的适用部分。 Ⅱ
33 02-07-02 一次性使用无菌点刺针 一次性使用无菌点刺针采用适用的不锈钢制成,由扁平的柄部和三角形针尖两部分组成;供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测试时点刺刺破皮肤,使皮肤上的抗原液渗入皮下用。不包括针内含抗原液的点刺针。 Ⅱ
34 02-07-02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气腹穿刺套管针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气腹穿刺套管针用适用的ABS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由外套管及可配套锁止的穿刺内芯组成;可按材质、设计、尺寸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及规格;为内窥镜配套用手术器械,通过在腹壁穿刺并固定,供形成气腹注气通道和腹腔镜或其他手术器械的工作通道用。 Ⅱ
35 02-07-02 皮肤点刺盒 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等制成。由测试头和盘组成。用于过敏人群过敏原的测试工具。 Ⅱ
36 02-07-02 气腹针 由针管、握把、活塞、锁定接头、管芯针等组成,不包含Ⅲ类医疗器械组件。用于腹部内视镜手术过程中建立气腹。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性能和组成结构与已经上市产品相同。豁免情况不包括:使用新型材料,包含高分子、药物、生物制品等特殊涂层的产品,以及具有特殊结构功能、适用范围等的产品。 Ⅱ
37 02-07-03 一次性使用乳腺定位丝及其导引针 性能、结构、组成、用途等属于YY/T 0880 一次性使用乳腺定位丝及其导引针可完全涵盖的产品,导引针针管应使用GB 18457中的材料制成,定位丝宜使用不锈钢或其他合金材料制成,临床上使用本产品为了便于手术切除乳腺局部微小病灶,在X射线或超声下用乳腺定位丝及其导引针对病灶进行定位,给临床手术医生以明确的引导,以缩小切口,减少手术损伤。豁免情况不包括使用了新材料、活性成分、新技术、新设计或具有新作用机理、新功能的产品。 Ⅱ
38 02-07-04 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 通常由头部、杆部或软性导管和手柄组成,头部为针形,通过手柄操作传递、控制头部工作。一般头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无菌提供。豁免情况不包括使用了新材料、新作用机理、新功能的产品,以及用于注射、定位、治疗的产品。 Ⅱ
39 02-08-02 内窥镜用组织拉钩 内窥镜用组织拉钩采用不锈钢和铝等材料制成,由工作端(拉杆)、器械杆、握把等组成,可按材质、设计、技术参数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以无菌形式提供;供各种内窥镜手术过程中组织的暂时性牵拉。 Ⅱ
40 02-09-02 内窥镜刮匙 本产品可由先端部、插入部、手柄等部件构成。产品以无菌形式提供,为一次性使用。经内窥镜插入体腔内,通过本产品的进退操作及刮匙先端部的弯曲操作,用于在体腔内采集组织或细胞。 Ⅱ
41 02-09 一次性使用皮肤刮匙 由刮匙头、手柄构成,可有防护帽。刮匙头由不锈钢或其他无毒性金属材料制成,手柄、防护帽由塑料材料制成;可按刮匙头内径、手柄形状分为多个规格型号;产品经灭菌,一次性使用;适用于外科手术时刮除坏死组织、皮屑。 Ⅱ
42 02-11-03 一次性使用尿道扩张器 一次性使用尿道扩张器由头部、杆部和手柄组成,可采用适用塑料制成;可按材质、设计、技术参数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与规格;以无菌形式提供;供尿道狭窄时扩张尿道用。 Ⅱ
43 02-11-03 非血管腔道导丝-泌尿道用 非血管腔道导丝-泌尿道用由导丝和推管组成,导丝的材质和形状各异:如金属导丝、金属弯头导丝、PE导丝、PTFE导丝、PTFE弯头导丝、PTFE涂覆导丝、PTFE涂覆弯头导丝等,导丝可涂覆亲水/疏水涂层;可按产品材质、设计、技术参数、预期用途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及规格;以无菌形式提供;内窥镜下与J型导管和微创扩张引流套件配套使用,起支撑、引导作用。 Ⅱ
44 02-11-03 食道贲门狭窄扩张器 食道贲门狭窄扩张器由扩张条(有X射线显影标志)、导引钢丝、安全软弹簧等组成,扩张条采用软聚氯乙烯塑料制成,导引钢丝采用镍钛合金制成,可按材质、设计、直径/长度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和规格;可以以灭菌/非灭菌形式提供;供内窥下食道、贲门狭窄扩张治疗用。 Ⅱ
45 02-11-03 一次性使用尿道扩张器 一次性使用尿道扩张器由管体,接头和导丝组成,可按材质、设计、管径/长度等不同分若干型号、规格,可以单个或多个组合成一套;以无菌形式提供;适用于泌尿外科尿道狭窄的扩张,解除尿道梗阻用。 Ⅱ
46 02-11 内窥镜腹腔外腔扩张器 产品可由管身、扩张囊、管座、密封圈、三通单向注气阀(座)、导入柱、止流夹及护帽等部件组成。用于腹腔镜微创手术前,在腹膜外腔与手术部位中间建立一个手术所需的操作空间。 Ⅱ
47 02-12-01 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用穿刺器 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用穿刺器可用合适的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成,典型结构可包括穿刺针、穿刺套管、注气阀、阻气阀、密封帽构成;可按材质、设计及技术参数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及规格;产品以无菌形式提供;供腹腔镜检查和手术过程中,对人体腹壁组织穿刺,建立腹腔手术的工作通道用。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YY 0672.1-2008内镜器械 第1部分 腹腔镜用穿刺器。 Ⅱ
48 02-12-01 腹腔镜穿刺器 本产品一般可由穿刺套管和穿刺芯等组成。产品经灭菌,一次性使用。用于与内窥镜配套使用,在内窥镜手术中对人体组织进行穿刺并建立腹腔通道用。豁免情况不包括:使用新型材料;使用非DEHP增塑剂;包含功能性高分子、药物、生物制品等特殊涂层的产品,包含活性成分、新技术、新设计或具有新作用机理,以及具有特殊结构功能、适用范围等的产品。 Ⅱ
49 02-12-02 一次性使用皮肤组织钻孔器 由环钻头和手柄构成,可有防护帽。无菌,一次性使用;适用于皮肤组织钻孔。 Ⅱ
-------飞速度CRO咨询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用大约15公分长的针头,定位后穿刺,取出部分组织进行检测。那为什么要做穿刺手术呢?因为穿刺手术,取出部分组织以作化验,可以查出肺部病变的情况。接着是基于病情的状况和发病原因需要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穿刺术可根据穿刺的不同器官和部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有时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可作局部麻醉下可比较表浅的器官穿刺,如甲状腺穿刺和乳腺穿刺。这种情况不一定要去手术室,通常需要在彩超室进行。对于穿刺的外科医生,彩超通常会给医生做好局部病变的定位、体表的标记,然后由普外科医生对局部皮肤消毒,用酒精擦拭,再开始穿刺。
甲状腺结节的穿刺通常是用细针吸入,细针指10 mL的注射器,针尖很细,一般要穿刺出3-5个组织,然后送病理检查来明确病变的性质。穿刺也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局部穿刺用粗针穿刺,乳腺穿刺的粗针直径大约为3毫米,中间有空心套管,穿刺出3-5条的组织也会被局部送至局部。对二次穿刺后伤口局部外贴可贴,无须缝合,病人当天即可回家。打针时有痛感,刺破时不会有痛感。所以,如果病人怀疑自己体内有肿瘤,最好到正规医院做检查。医师会建议先做 CT扫描,找出肿瘤的具体位置,医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姿势和方位。在确定针已经正确进入指定位置后,进行穿刺手术和活检。这个过程被称为穿刺。病人在此过程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遵照医嘱积极接受治疗。
一、发病情况
乳腺原位癌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众所周知,癌的生长和扩展都是由原位癌发展到早期浸润再发展为广泛漫润。因而不难理解乳腺癌也是一种由原位搿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浸润癌。所以说,乳腺原位癌并非真正的患病率低,而是临床诊断率低,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乳腺原位癌的发病率占同期乳腺癌的3.3c,to ~5.6%。其中以导管内原位癌为主,小叶原位癌相对少见。
二、病理特点
乳腺原位癌按其不同的来源及组织学特征分两类:导管内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一般认为它们是不同的独立的疾病。
1.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病理学特征为正常的腺泡被增生的细胞填满,增生的细胞界限不清。从个体上看增生的细胞较大,但保持正常的核浆比例,核分裂相对少见,增生的细胞局限于腺泡内不超过基底膜。病灶表现为多中心性或同时发生于双侧乳房的现象可高达70%一80%。
2导管内原住癌组织学特征为导管上皮的恶性增生,但未浸及周围的正常基质。病理分三种类型:粉刺型、乳头状型和筛网状型。粉刺型的导管内原位癌有较大的浸润性,而乳头状型和筛网状型的导管原位癌的浸润性相对较小。导管原位癌常单发,个别也可有多中心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乳腺原位癌在临床上常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多无明显的乳房肿块。但临床上可以看到以下与原位癌相关的一些征象:乳腺局部腺体增厚,且发展较快;乳头溢液,常为持续的固定单一乳管的新鲜或陈旧血性溢液;乳头湿疹样改变,常反复发作,病史较长;乳腺腺体局限性、结节性增生,且有团块形成的趋势等。
四、诊断
凡中年女性,临床上发现有以上与原位癌有关的一些阳性征象者,应警惕乳腺原位癌的可能。以下辅助检查有助于对该乳腺原位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1.乳腺X钼靶摄片
该法是发现乳腺原位癌的主要手段。其主要X线特征表现为微小的钙化灶。这些钙化的特点是数量多,呈簇状,大小、形态多变,也可表现为线状或分支状钙化。也有X线表现无钙化,只表现腺体结构紊乱,腺体密度不对称,对照原X线片可见新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大乳管病变。在X线检查中,也有学者报道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诊断乳腺原位癌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细针穿刺定住下切除活检该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已被肯定。该方法相对安全,创伤不大,确诊率高,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穿刺的指征是x线检查中发现有微小钙化或不规则腺体密度增高者,可在x线立体定位下将细针穿刺到可疑部位,然后沿穿刺针所指引的部位行切除活检,行病理检查,常可获得较满意的诊断结果。该方法运用中应注意细针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切除组织的范围应适当扩大,以免漏诊。
3针吸细胞学检查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结果较可靠。对于临床上乳腺可触及可疑片状增厚者行针吸,将吸出的脱落细胞涂片行病理检查,常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率。若诊断有困难者,可用单克隆抗体对这些脱落细胞进行免疫病理学染色,可以提高恶性细胞的检出率。该方法在操作时可在病变部位多点、多方向穿刺,以达到提高阳性率的目的。
4.近红外线扫描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用近红外线扫描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在乳腺癌普查中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5导管内窥镜该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冈崎发明,是乳头溢液病因诊断最新的检测手段。内窥镜可直观地对乳管内微J病变进行检查,具有诊断率高、可重复检查等优点。
6.其他检查如液晶热图诊断、B超诊断、乳头溢液涂片病理检查、CT及MRI乳腺扫描等均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五、治疗
乳腺原位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是否还需进行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内分泌等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房切除可使近100%的患者达到治愈,是治疗乳腺原位癌传统的术式。但该方法创伤相对大,给患者也带来一定WJ心理负担。目前国外有趋势将保乳手术代替单纯乳腺切除来治疗乳腺原位癌。但因国情不同,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不同,我国目前仍是以单纯乳腺切除为治疗乳腺原位癌的首选手段,一般无需行腋窝淋巴结清除。该术式对于小叶原位癌,因其具有多灶性的特点,更为适合。
2.保留乳房的手术即1/4乳房切除或切除距肿瘤边缘外1 cm以上正常腺体的部分乳房切除术。该术式由于保留了乳房的大体外形,相对美观,被大多数爱美女士所接受。近年来,保乳手术在治疗乳腺原位癌方面越来越多。主张采用该手术的理论依据是:尽管保乳手术术后有一定复发率,但局部复发以后再次局部切除和放射治疗或再行乳房切除和最初即行乳腺切除术的患者相比较,两者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该手术的关键是在达到根治肿瘤的同时要保留良好的乳房外形,因而在手术前要对肿瘤的大小、部位、乳房本身的大小和形态、手术切口的设计以及切除后的乳房再造整形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X线片显示病变为弧立微小钙化的患者是采用保乳手术的最好适应证。
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行保乳手术治疗:
(1)病变位于乳腺中央区,特别是近乳头部位者。
(2)原发病灶在2个或2个以上,尤其分布在不同象限者。
(3)乳腺X线片显示广泛砂粒状钙化者。
(4)病理检查显示广泛管内癌病变者。
(5)妊娠前期,术后需要行放射治疗者。
(6)小乳房,术后乳房外观难以保持完美者。
资料显示:导管原位癌局部切除后的浸润性癌主要发生在患侧的原发部位。导管原位癌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几率很小,仅3%,一般可不考虑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但是当组织学特征提示可能存在侵袭转移,患者接受乳腺切除后还要考虑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Paul等报道4 853例小叶原位癌患者,在切除小叶原位癌后10年乳腺浸润癌的发生率为0. i%±0.5%,远较普通人群为高。这些漫润癌并不一定发生在原病灶切除部位,可以发生在患侧或对侧的任何部位。小叶原位癌虽经手术治疗,该患者发生浸润性癌的可能性仍较一般人群高,小叶原位癌是发生浸润乳腺癌的高位因素之一。因此有学者认为小叶原位癌是浸润癌的癌前病变,术后要定期随访。
六、预后
乳腺原位癌的预后远远好于浸润癌。采用乳房切除术治疗的原位癌,其治愈率可达98%一100%,局部复发率很低。文献报道,全乳切除术后复发率小于0. 75%,与原发癌有关的死亡率仅l_ 7%。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时有一定复发率,应定期随诊,并注意对侧乳房的发病情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二位,且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近年来,在有关乳腺癌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变化等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 关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需要病理科、外科和放射科医师的紧密协作:以往的早期乳腺癌病人多因能触及肿块,而肿块较小,被认为尚处于临床早期,实际上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应是针对在临床上触及不到肿块的乳腺癌病人而言,即亚临床状态。乳腺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方法。某些临床触及不到的病变,在X线片上可表现为小结节、微小钙化或局限致密区,结合病理学检查可在这些病变中发现早期乳腺癌。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90年代开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在常规乳腺X线片的基础上,通过在电子计算机立体定位仪的导引下,将乳腺穿刺针直接刺入可疑病变区,取得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技术具有先进、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准确率高的优点。 应用此技术为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某些乳腺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对病理医师来说,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弥补了外科切取活检和针吸细胞学检查定位困难的不足。由于所取标本有一定体积,组织量多,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以价值颇大,既可为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又可望提高乳腺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 立体定向进行乳腺活检的方法也在日益更新,如由传统的传统针芯活检(conventional core biopsy,CCB),真空辅助针芯活检(vacuum-assisted core biopsy,VACB)发展到今日的高级乳腺活检(advanced breast biopsy instrumentation,ABBI)。ABBI具有一次性取材,组织块大且结构完整的特点,可使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细针穿刺活检只能依据细胞学特征做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查不适用于判断肿瘤边缘是否切除干净以及不典型增生、放射状疤痕的诊断。 病理学上,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导管内癌(导管原位癌)、小叶不典型增生(ALH)与小叶原位癌(原位分叶癌)的鉴别一直是一个难题。严格来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增生的单形性圆形细胞累及的导管或聚集的小导管横切面不应超过2 mm,有时肌上皮也参与增生。当增生时导管内有少量癌细胞特征出现,而整个结构仍象典型的导管内上皮增生时,仍应诊断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按Page等的标准,导管原位癌应至少在2个导管腔内具有下列特点:(1)细胞一致性;(2)细胞之间腔隙圆而规则或形成微乳头的细胞形态一致;(3)细胞核深染。ALH与原位分叶癌相比细胞较粘着。ALH往往只是部分小叶单元被累及,而原位分叶癌常累及1个或多个小叶单元的大部分。ALH腺泡腔不完全消失,仍清晰可见,而原位分叶癌腺泡腔常完全消失。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在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有报道在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中发现部分上皮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因此从形态上鉴别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依赖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新技术:通过传统病理形态来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概念已逐步发生了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研究由细胞病理学进入分子病理学领域:乳腺癌中越来越多的分子缺陷被揭示,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病理诊断已逐步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已有报道,通过针吸活检组织或细胞学穿刺进行乳腺可疑病变中微量DNA或RNA的提取,并从分子水平检测基因异常,可早期发现乳腺癌。较多的报道还包括对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特定人群进行BRCA1、BRCA2基因异常的检测,对高危人群进行端粒酶活性、8q染色体短臂缺失的检测等。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如果携带BRCA1基因突变,在40岁左右约20%发生乳腺癌,到50岁左右达51%,70岁左右达87%。检测BRCA1基因的胚系突变,有利于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从我国国情来看,大规模普查费用昂贵,且有家族史的乳腺癌病人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报道不一,因此某些检测的实用价值还需探讨。对普查阳性者如何进一步处理、对这些人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某些伦理问题该如何解决等还需进行大量深入的工作。
(1)需要行钼靶引导下定位或穿刺活检的乳腺肿物:钼靶X线检查发现可疑恶性的微小钙化、结构扭曲、双乳不对称致密影等征象,但伴有下列情况时,宜首选钼靶引导下定位或穿刺活检:
①临床不能触及明确肿物。
②乳腺呈多发结节样增生,无法确定可疑病变的位置。
③巨大乳房,肿物比较深,直接开放活检手术比较困难。
(2)定位的方法
①拍普通钼靶片,初步分析可疑病变的位置。
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初步锁定穿刺部位。
③透视下观察锁定部位是否与病变部位一致。
④确切锁定病变部位后,于计算机系统上确定拟定位位置。
⑤电脑计算取得数据后传递给自动定位系统。
⑥根据电脑确定的位置穿刺。
⑦置入定位针或乳腺旋切系统旋切活检。
⑧再次透视,确定穿刺位置是否正确。
⑨肿物切除后应再次摄片,以确定病变是否被完整切除。
专家提醒,患者要注意自身身体的变化,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检查并确诊,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1 06:01:40 回复
-------飞速度CRO咨询你知道穿刺手术是怎么做的吗?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用大约15公分长的针头,定位后穿刺,取出部分组织进行检测。那为什么要做穿刺手术呢?因为穿刺手术,取出部分组织以作化验,可以查出肺部病变的情况。接着是基于病情的状况和发病原因需要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1 04:02:06 回复
CA2基因异常的检测,对高危人群进行端粒酶活性、8q染色体短臂缺失的检测等。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如果携带BRCA1基因突变,在40岁左右约20%发生乳腺癌,到50岁左右达51%,70岁左右达87%。检测BRCA1基因的胚系突变,有利于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和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1 05:26:31 回复
状钙化者。 (4)病理检查显示广泛管内癌病变者。 (5)妊娠前期,术后需要行放射治疗者。 (6)小乳房,术后乳房外观难以保持完美者。 资料显示:导管原位癌局部切除后的浸润性癌主要发生在患侧的原发部位。导管原位癌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