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6分类:邮箱破解浏览:85评论:2
长大后再看《黑客帝国》,才发现电影中的机器们不是坏人!
“你一直生活在梦里,尼奥。”《黑客帝国》中,当莫菲斯对尼奥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部电影对现代电影有多大的影响。
尼奥从母体中醒来,从梦境中被唤醒,我们才知道,《黑客帝国》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科幻电影!
看《黑客帝国》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程序中的一部分,接受着电影告诉你的那些信息?
长大后再看《黑客帝国》,小编才发现对这部电影中的一些事有很大的误解,是时候吞下红色的药丸了!
1.机器们真的是坏人吗?
在莫菲斯和其他锡安人眼中,《黑客帝国》世界中的机器都是反派,它们奴役人类,把人类变成电池,更是把大家困在一个网络乌托邦中,时间永远是1999年,每个人都在办公室工作。
第一次看《黑客帝国》的时候,觉得里面的机器很明显都是坏人,这也是大家最直接最简单的解读,在母体看来,机器有权利虐待人类。
沃卓斯基兄弟曾在《黑客帝国3》上映后拍摄制作了一个短片,目的就是扩充《黑客帝国》的宇宙观,讲的是人类发明了人工智能,奴役这些有感情的机器,破损后随意伤害丢弃却不会受任何惩罚,然后在机器要求一些基础权力的时候就想要消灭他们。
简单来说,《黑客帝国》的背景故事本质上是机器们的奴隶叛乱。
在《黑客帝国》三部曲中,机器们很明显是锡安人的眼中钉,《黑客帝国2》中,尼奥终于走进了那所房子,遇到了母体的设计师,设计师还解释了矩阵最初是如何被创造成一个完美的世界的。
可问题来了,机器们当年赢得了那场战乱,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坏的话,为什么又要为战败的人类打造一个幻想天堂呢?
2.“子弹时间”其实早就被开创出来了
还记得第一次看《黑客帝国》电影的时候,瞬间被子弹时间迷住了,崔妮蒂女神就这么跳到空中,镜头转了好几圈,然后她就踢中了一个来抓她的人。
这可是以前在其它电影中从没有过的新鲜感!当时动作片的标准就是基本就是武术和对打,动不动就飙车或者爬高楼,但在看《黑客帝国》的时候,就像发现了新世界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子弹时间在当时本身是个全新的电影技术,是为《黑客帝国》而创的,之前从未在其他影视作品的出现,就这么凭空出现,立马深深的吸引着粉丝。
后来,《黑客帝国》的视效主管正式声明过,“子弹时间”是建立在很多导演的拍摄技术上启发出来的,特别是《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导演米歇尔·冈瑞更是需要被特殊感谢,因为这位导演1996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出过类似的影视镜头了!
3.《攻壳机动队》对《黑客帝国》的启发不算大
很多人都觉得《黑客帝国》的系列电影肯定是收到《攻壳机动队》的启发,早在1995年的时候《攻壳机动队》就有自己的动画电影了,电影中讲的是人类不断质疑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觉得大家都困在计算机中。
这个故事听着和《黑客帝国》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至于《攻壳机动队》的导演押井守都公开说过自己不愿意再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了。
确实,《攻壳机动队》对《黑客帝国》有那么一点启发,但其实远远不如漫画家格兰特·莫里森对沃卓斯基兄弟的影响大。
格兰特·莫里森是个漫画家,在DC漫画工作了不少念头,从1994年到2000年期间,他出了一系列叫《The Invisibles》的漫画。
在故事中,一群人发现现实世界都是幻觉,人类早就被外星人控制,这时候来了一个普通人,他可以改变现实,引领大家走向胜利。
这个角色叫King Mob,爱穿皮衣,经常带着黑色的墨镜,和《黑客帝国》中各个主角的打扮简直不能再像!
虽然沃卓斯基两人从没承认过《The Invisibles》漫画和格兰特对自己的启发,但事实上他们都曾经邀请过格兰特为自己写作出剧本!可以说是人家的迷弟迷妹了!
4.电影中把人类当电池这点压根说不通
《黑客帝国》算不上硬科幻电影,而是充满科幻元素的动作大片,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中总是会有一点点小问题,比如为什么赛佛不需要接入母体?为什么史密斯探员的发际线会渐渐变高?
还有就是,为什么机器一定要把人类直接当成电池用?为什么机器不直接奴役人类蓄养人类来发电?
毕竟人类被当成电池其实是极度低效的行为,再创造一个虚拟的母体世界让他们居住在其中,整个矩阵的大程序运行起来就要费不少电,那最后可以得到的电量就更少了。
《黑客帝国》中,莫菲斯曾说机器具有“融合形式”,而很多国外的网友则说机器既然都能和人类大战一场并且取胜了,应该有更高效的发电方式吧!那么把人类当成电池来用就毫无意义了!
难道是说机器们必须保证人类的生存是有其他意义的?
有的人觉得《黑客帝国》中即便人类失败了,但也不会被消灭,只是被机器当成电池使用是因为所有的机器都必须遵守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定律”,所以即使在战争之后,也不能伤害人类。
也有人不这么觉得,毕竟机器乌贼们可是灭了不少飞船,更是集体进攻锡安了,所以机器想要的应该是人类的想象力,毕竟这是机器人唯一所缺乏的东西了。
还有人觉得机器人是正义的,只是因为脑子比较转不过弯,所以用了很极端的方法,打造了母体世界,让人类生活在其中,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无休止的战争和灾难。
总是,为什么机器们要把人类当成电池用,应该是不会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了!
你知道《黑客帝国》电影中还有什么是多看几遍才会发现的细节吗?
关注一个再走~
去看看《攻壳机动队》的两部剧场版吧,你可以去了解一下,黑客帝国就是借鉴了攻壳机动队第一部剧场版。如果要看有深度的动画,就去看押井守的。你可以去查查押井守的资料,看看他拍的动画电影,相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自月初公映起,有关斯嘉丽·约翰逊领衔电影《攻壳机动队》的话题已延烧近半月。影片正是取材于拥有业界超高口碑、漫迷视为“神作”、被称“黑客帝国之母”的同名日漫。面对如此超级IP,如何新式呈现才是最佳之道?这次的真人版《攻壳机动队》可以说在众望中有不少质疑。尤其当不少漫迷影迷将其对比1995年日本导演押井守执导的同名动画电影后,“只复刻皮毛”“丢掉原著富有哲思复杂内涵”的批评便甚嚣尘上。
当然也有大批普通观众对《攻壳机动队》给予不错评价。他们认为,“‘黑寡妇’饰演的‘少佐’颇具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整部影片运用数字化拍摄手段,展现出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并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甚至不少通过该片第一次认识“攻壳机动队”的观众,在回味影片的同时,产生了对那部经典日漫及押井守版动画电影的兴趣。或许这才是翻拍的终极意义,在享受一部高质量视听感的好莱坞大片后,为更多人打给回溯经典之门。毕竟,经典本就难以逾越,何况是“攻壳机动队”这种高深的百科全书式动画。
原著及押井守版动画电影珠玉在前,缺乏强大深邃精神内核成漫迷质疑焦点
对于没看过原版漫画、动画及1995版动画电影的吃瓜群众来说,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攻壳机动队》的威水史。早在1989年,《攻壳机动队》漫画由士郎正宗开始在讲谈社青年漫画刊物《周刊YoungMagazine》海贼版连载,并于1991年10月5日以1000日元的高价(相对同期的其他漫画而言)第一次印刷发行了单行本。尽管一开始由于作品基调灰暗,与当时流行气氛格格不入,并不为编辑和部分资深读者看好,但随剧情展开,分镜工整完满、人物写实等优点愈加突显,而栏外补充文字和寓意深刻的剧情更震撼了无数漫迷心,很快就成为了当时漫画界最热门的话题。
1995年,该作品由动画界“怪才”押井守负责执导搬上大银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部“神作”更被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坦承是科幻经典《黑客帝国》的灵感来源。甚至在不少人眼中,押井守版的《攻壳机动队》才是日本动画的巅峰之作,而非红遍世界的宫崎骏。
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因为漫画及押井守版动画电影强大深邃的精神内核——包括对未来的非凡想象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而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对如今这版真人版电影的最多吐槽便是集中于此:神还原场景,却在精神内核层面的升华显得薄弱,将原著中对于“何为生命”的哲思变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谁在打我”的标准好莱坞故事。有漫迷就评价称,有别于原著的深刻复杂性,这版真人版《攻壳机动队》让哲学家般的女主角“素子”成了一个为了打败坏人而存在的超级英雄。相比漫画原著、TV版动画、押井守版动画电影以及之后的多版本改编呈现,如今的真人版电影无疑更像是个“惩恶扬善”“揭露罪恶”的爆米花电影。
普通观众坦言观感震撼,高水准特效带来一个科幻色彩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
完全理解原著粉的严格与坚持,毕竟情怀至上。不过他们似乎忽略了好莱坞改编经典历来的套路。不单为艺术,也得为生意。在这次对日本经典动漫《攻壳机动队》的翻拍中,同样不仅仅为满足一部分原著粉的心思,更要照顾更广大的观众群体。这部耗资1.1亿美金重金打造的真人版电影在背负巨大盈亏压力的情况下,若复刻押井守版,商业风险过大。最终,他们在一定程度照顾到原著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商业化的折中之道。
至少真人版电影里的这个未来世界,做得超乎原著的华丽、科幻。影片开场,就是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让人血脉偾张。在原作基础上,真人版电影进行了数字化高科技演进,在视觉特效、动作爆破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片中故事设定在未来的日本,人类与机器高度融合,可以连接互联网,社会面临各种新型犯罪,政府秘密行动小组“攻壳机动队”就是专门应对这类犯罪的。队中核心人物少佐(斯嘉丽饰)是一个只有大脑是人类、身体是机器的义体人。“制造”少佐的机器人公司的科学家先后被杀,少佐奉命追凶,但她渐渐发现真相与机器人公司宣称的并不一样,并且跟她的真实身份密切相关……
实际上,从非原著粉观众的反馈来看,这版《攻壳机动队》的评价并不低。飙车、枪战、人机大战等大场面动作戏接连上演,不断沸腾观众的肾上腺素。除了刺激的战斗场面,片中赛博朋克城市的全景呈现、“人机合体”的视觉化展示、未来世界酷炫的高科技犯罪手段、极具东方元素的艺伎傀儡机器人等,都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而斯嘉丽在片中的表现也备受好评。有观众就在观影后评价:“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城市非常惊艳,少佐的热光学迷彩炫酷迷人,电影的艺术视觉感很强,画面美到令人咋舌。”
拒绝惰性敛财,经典虽难再造,传播经典也可达成“翻拍”价值
说到底,改编经典无论如何都不是个明智之选。尤其是《攻壳机动队》这等超级IP。它探讨的问题涉及生物与生命、科技和人伦、道德与犯罪以及政治……它甚至被称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动画。其强大的世界观可以说至今无人超越。
至少相比此前两部重磅作品《蝙蝠侠大战超人》和《自杀小分队》刻意借助暗黑风格展现作品深度内核,《攻壳机动队》的度把握得不错。实际上,这版真人版与其他好莱坞商业大片相比,已经显得十分不“好莱坞”。就连原著迷实际上也有好评——真人版电影通过震撼特效做到了高度尊重原著的美术设计,以及对押井守版的经典场景复刻。片中,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草薙素子的主要战斗场景——开场身穿热光学迷彩跳下高楼、水池打斗和情节最高潮部分的手撕坦克,全部“致敬”了押井守版。
而若说这次真人版电影的最大功劳,莫过于更大程度地推广了《攻壳机动队》。尽管在业界及粉丝圈评价极高,但实际上从普及度上称不上“全球通吃”。而正是这次真人版电影激发了更多人“路转粉”。大批看了电影、对“攻壳机动队”产生兴趣的观众开始搜索1995年的押井守版,甚至想看漫画原著及TV动画。
即便再造一个经典难度过大,那么翻拍经典也不该成为因全新原创作品匮乏产生的惰性依赖,或炒作经典的单纯敛财,将经典更深远地传播,才是其意义所在吧。
剧场版
1.《攻壳机动队》
主角:草剃素子
简介:第一部由欧美公司完全投资拍摄的日本动画电影,95年上映,具有划时代意义。其精细的画面、华美的音乐、渲染着迷茫与阴郁气息的镜头,以及极度写实科幻设定,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其哲学思想直接催生了后来的《黑客帝国》,我们身为人的意识,是否是“真实”存在着的呢?早在1995年,导演押井守就提出了这个深邃的命题。
故事讲述了公安九课追捕特A级黑客“傀儡师”,在过程中却发现了更大的阴谋,而“傀儡师”似乎也在寻找着草剃素子...
2.《攻壳机动队II-无罪》
主角:巴特
简介:2004年上映,这次原作者士郎正宗没有参与制作,全由押井守一人操刀,“攻壳”风开始在这一部确立起来,电影中引用了大量的宗教、哲学、文学思想,并且运用3D+2D结合制作,产生了惊人的画面效果。
“傀儡师”事件3年后,草剃素子失踪,巴特一人肩负九课头号战将的位置,此时的巴特显得更加沧桑忧郁,素子的离去一直让他耿耿于怀,直到“机器人玩偶连续杀人事件”的发生,巴特和托古萨随着调查的深入,终于挖掘出了其中的内幕,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巴特耳边响起....
TV版/OVA
1.《攻壳机动队S.A.C》
主角:草剃素子、巴特、托古萨、塔奇可马、笑面男
简介:2002放映,共26集,S.A.C系列与剧场版剧情上无联系。风格更加明快紧张、娱乐性较高,内涵思想也更加偏向于人文社会方面。
一次偶然的发现,让公安九课看出了5年前的“笑面男”事件中的诸多疑点,此时“笑面男”却重新浮出水面,然而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2.《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
主角:草剃素子、托古萨、巴特、塔奇可马、久濑
简介:2004年上映,26集,剧情衔接上部,这次电影导演押井守作为协力监督加入了动画制作,所以有关政治方面的描写非常多,而第一部中的浪漫式科幻氛围大大减少,不过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新的总理上任,九课也终于正式重建,然而社会上出现了一群自称“个别的十一人”的反政府组织,是幕后黑手的暗中作梗,还是政府自导自演的一场戏?随着真相的不断解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降临在这个国家上空......
3.《攻壳机动队S.A.C:Solid State Society》
主角:草剃素子、巴特、托古萨
简介:2006年发行的OVA,剧情衔接第二部。
欢迎访问攻壳机动队俱乐部
攻壳机动队(1995年)早于黑客帝国(1999年)。相对于1995年的攻壳机动队来说,黑客帝国更像是一个在那个时代对未来网络技术,AI发展方向的集大成者,楼主可以看看与黑客帝国同时代的科幻电影很多都和黑客有着相似之处,所以说黑客是在将攻壳机动队所提出的思想发扬光大者,正是黑客帝国的巨大成功,让世人同时给与了攻壳机动队极大地肯定。攻壳机动队是黑客帝国的灵感来源,所以说黑客帝国的出现是此类影视作品的巅峰,而攻壳机动队是这个领域超酷的先行者。
1999年,一部叫做《The Matrix》(《黑客帝国:矩阵》)的电影刮起了一股从北美席卷世界的科幻浪潮,也是在这个时候,许多电影爱好者开始关注一部制作于1995年的动画电影《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同年11月,在Matrix Virtual Theatre(),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在访谈中透露动画攻壳机动队对他们的影响相当大。在2003年,黑客帝国系列第二集和第三集相继上映,反响较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北美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为黑客帝国年,然而2003年科幻迷的焦点却是由Production I.G.制作从2002年9月6日开始在收费电视台PerfectSkyTV公映的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即攻壳机动队TV版第一季。同时在网络上,认为黑客帝国系列在哲学思想,背景设定、拍摄手法、甚至分镜上抄袭攻壳机动队的言论盛嚣尘上,在国内和台湾的许多BBS中甚至为此爆发了几乎持续一年的口水大战。那么,所谓攻壳机动队到底是怎样的一部动画,为何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呢?
所谓攻壳,字面意思是“攻击型强化装甲外壳”的简称。攻壳机动队则是为了打击生化人和机器人犯罪,由政府成立的特别行动机构,正式名称是公安九课,因配备大量的攻壳车(一种人工智能战车)而得名。攻壳机动队最初是由士郎正宗1989年4月22日连载于青年杂志月刊Young Magazine海贼版的漫画,漫画并不长,连载每三个月一篇,从公安9课的成立开始,到主角素子离开公安9课结束,一共12篇。整部漫画并没有日本漫画传统式的大工业时代情节,仅仅拘泥于传统科幻作品中人与机器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主题鲜明地指向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一经典哲学问题(其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中的Ghost意为灵魂,即指意识,Shell意为壳,即指意识的物质承担者),作者士郎正宗甚至用了1/6的篇幅讲述了两个游离于整体剧情外却与漫画主旨息息相关的故事。由于是纯正的OTAKU向漫画,整部作品题材偏冷,内容复杂晦涩,而且受89年宫崎事件的影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ACG界相当低迷,因此攻壳机动队的漫画在初始并未引起除资深科幻迷外的广泛关注。
1995年,以福星小子和机动警察成名,号称“原作粉碎机”的怪才导演押井守推掉了预定跟今敏合作科幻漫画《SERAPHIM》的机会,执导了攻壳机动队电影版。这部电影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电影。或许多多少少对除日本外世界其他地方的观众而言,电影这种媒介较之漫画相对更容易接受些罢,电影攻壳机动队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世界性(特别是欧美地区)的空前成功,好评如潮,为攻壳机动队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1996年,电影攻壳机动队打败了好莱坞大牌明星施瓦辛格主演的经典影片《真实的谎言》,占据当年年美国美国Billboard录像带销售榜(《Billboard》杂志评选的家庭影碟销售排行榜)第一位,就连《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当初也曾为此片的日文LD版撰写文章,昆汀·塔伦蒂诺更是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嘉。境遇对于漫画而言可谓是天差地别。
押井守曾说“改编原作,如果没有加入自己的新意,这样的改编是多余的。”因此电影攻壳机动队似乎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士郎正宗漫画中的喜剧元素,大幅度地薄弱了漫画中那些往往让读者困惑费解的政治宗教背景,甚至为了突出主题而简化次要元素的信息量,把故事背景从四次非核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移至香港,而在画面上呈现了押井守习惯性的灰暗写实,阴冷压抑,为电影打上了鲜明的押井烙印,然而主角素子那句已成为经典对白的“网路是无限宽广的”暗示的貌似悲观实则充满希望与热情的结局,不但契合了漫画作者士郎正宗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态度,还体现了押井独有的对进化的全新定义即科技进步也可被看作是一种生物进化方式,这种定义从根本上模糊了人与机器的区别,既然意识可以看作是某种信息集合体的衍生物,那么在高科技背景下,精神与肉体的对立根本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意识其实已经被实体化,物质对于意识在时间上的先在性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当意识可以随便复制,创造、修改,意识的物质承担者可以随意更换时,此“意识”真的就还能说是“人”的“意识”么?。正因为如此,押井在电影中借主角素子的口,说出了他/她的疑惑:“……当我浮向水面时,仿佛变成了另一个我”。而素子对这一问题的肯定答案,在日本ACG界由于95年因EVA的火爆而中兴后呈现的泛末世情结中可谓是一个异数。
就人物刻画来说,电影版的人物相对漫画版差异是相当大的。漫画版中的女主角素子是个相当狡猾强悍的女子,甚至被同事们称作“母猩猩”;而在电影中,素子虽然依旧强悍,但比原著中深沉冷漠了许多,从而使她产生自我怀疑的情节也显得更合情合理,就次要角色而言,电影中的人物刻画比原著丰满了许多,巴特,荒卷等不再是如漫画中一样仅比路人甲路人乙多了个名字而已。甚至在很多特写镜头中,巴特的表情几乎能让观众从他的瓶盖眼中看出复杂的眼神,这不能不说是押井的功力。
电影攻壳机动队的配乐是由87年创作《红眼镜》时就和押井搭档的川井宪次负责的。这个爱打麻将的老头前不久还特地被徐克请来负责《七剑》的配乐,在亚洲,他是与久石让齐名的作曲家。但他为中国音乐迷所知所推崇一开始可以说完全因为攻壳机动队的配乐。尤其是片头那段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的鼓点+保加利亚合唱。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部电影的音乐,但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中体会到那种神秘诡异却又神圣庄严而有时又带着些许无力的感觉。和后来攻壳机动队SAC以及SSS中菅野洋子的配乐相比,川井宪次的音乐缺少时代感。这是它最大的缺点,但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点。虽然菅野洋子使用了大量摇滚的音乐元素以及电子合成器,让她的音乐非常契合攻壳机动队的未来高科技背景,但相较而言,川井的曲子所走的“神秘主义路线”更容易让电影观众迅速理解导演押井的思路,进入到对电影所反映的问题本质的思考中去。正是如此,有很多人认为在SAC和SSS中菅野洋子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实在有风头盖过动画本身的嫌疑。但我认为,大部分原因应该可以说是由于TV版/OVA版和电影版在思想主题、整体构架等许多方面的特点不同罢。不论是2002年的SAC还是2004年的SAC 2nd GIG(GIG意为Global Information Grid)以及最近的SSS(SSS意为Solid State Society),主题已经没有过多地在思维与存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纠缠,而是重点探讨存在者中个体差异以及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关系。较电影的主题而言,算是比较“高级”的问题;而就时间长度来说,TV和OVA都有电影无可比拟的篇幅优势,因此TV和OVA的整体构架比电影要显得松散。在我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配乐作曲家在创作上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也是可以并且应该被理解的。
标签:押井守黑客帝国
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03:29:19 回复
梗,还是政府自导自演的一场戏?随着真相的不断解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降临在这个国家上空......3.《攻壳机动队S.A.C:Solid State Society》主角:草剃素子、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04:40:39 回复
子的离去一直让他耿耿于怀,直到“机器人玩偶连续杀人事件”的发生,巴特和托古萨随着调查的深入,终于挖掘出了其中的内幕,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巴特耳边响起....TV版/OVA1.《攻壳机动队S.A.C》主角:草剃素子、巴特、托古萨、塔奇可马、笑面男简介:2002放映,共26集,S.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