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黑客技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入侵网站 > 正文

华科学生找人代写_华科学生的邮箱

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6分类:入侵网站浏览:84评论:2


导读:导航:1、华中科技大学就业前景如何2、华科真的有名无实╮(╯▽╰)╭早点说我就不报华科了这又出来一个学位门求真相3、跪求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帮助4、关...

导航:

华中科技大学就业前景如何

华科17级光电专业在读,说说去年周围毕业情况吧。

17年入学,已经读了2年,住东七舍

首先,其实要看整体的就业情况最好是去查该校的就业质量报告,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解答,基本体现每个院的情况。其次,不同学校因为专业类型不一样,就业情况也很不同。

下面说说华科几个大院的就业情况吧!

1、光电院

18届光电院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国内升学333人,出国留学122人,选择就业一共143人,其中协议就业114人,灵活就业28人,自主创业1人。就业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行业,比较多人就业的企业是烽火,华为,海康威视等等大公司。

个人感觉:光电院的毕业生大多就业都比较轻松,作为本科生能比较轻松的去腾讯、华为等大企业实习,毕业之后去企业也在众多毕业生中较为容易脱颖而出的,所以只要好好学习,不怕没有工作!

2、材料院

18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164人选择国内升学,85人选择协议就业,24人选择出国留学,16人选择灵活就业。就业主要方向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比较多人就业的企业是TP-LINK,华星光电,美的等企业。

个人感觉:材料一直是比较缺人的行业,从事硬件的企业都非常需要材料的毕业生。而且材料的同学可以在本科阶段多接触一些科研方面的事情,争取参与到实验室的研究中,发文章也比较容易。对于找一份好工作也大有裨益的!能去的企业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制造业。

3、机械学院 

2018届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180人选择国内升学,170人选择协议就业,56人选择出国留学,36人选择灵活就业。主要就业行业分布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比较热门的就业单位有航空工业成都飞机集团,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腾讯公司,大疆公司等企业。

个人感受:机械一直是华科的强项,不仅仅说这个研究的水平,而是在企业的认可中,华科的机械毕业生也是非常优秀的。机械毕业的一般就是从事制造业,去国企的也非常多,福利待遇相对于别的学校的也是非常好!

我是光电国家实验室,我来说说我们这的就业情况吧。我们这个专业是光学专业,主要面向的是一个光芯片设计、测试、制作,还有光通信的系统设计等等,对口是一些光学类的公司,比如华为、中兴、烽火、光迅、JDSU等企业等等。  

“华科光电”、“华工激光”等品牌享誉海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校友中既有汪立宏、骆清铭、张靖、蔡威等一批国内外顶尖学者,也有郑宝用(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创始人之一)、向际鹰(中兴通讯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家)、曹向英(杭州华三通信公司总裁)等一批企业精英,更有一批活跃 在国内外激光、光通信等领域的骨干研发人员和工程师;“武汉﹒中国光谷”200多家激光企业中,一半以上的 创始人和高级研发人员都毕业于本学科。

就我看到而言,整体来说能去到一些比较好的企业,当然无法和计算机的比,也算是硬件类不错的去向了,也有一部分师兄师姐会去继续深造。光电专业适合科研这是真的。或者你可以考虑去各大研究所,福利一流,待遇上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到最后还是要看个人的选择,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这些建议只有指导作用,还需要根据你的家庭,你自身的喜好以及发展规划来就业的。

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到你

华科真的 有名无实 ╮(╯▽╰)╭ 早点说我就不报华科了 这又出来一个学位门 求真相

同学你好,我也是华科的在校学生,作为一名年轻人,对于发生华科学位门这样的事我也觉得很痛心,先不说什么歧视,骄傲,自尊之类的话,首先规章制度摆在那儿,诚然颁发给文华学院的学生本部毕业证是一种可作为一种奖励性的措施,但是这两个地方不论从师资设备还是学术研究都是文华距离本部差距非常大,让近70%的人拿到不论如何也是超出了本部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本部学生再怎么闹也是光明正大,合情合理,可是既然发生了学位门,那他的背后肯定就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我简单的重复一下一位华科很有名的老教授的看法(让我感触很深):

“文华学院,武昌分校为什么那么不愿意和华中大脱钩,这个事情07年你们的学长学姐就闹过,当时湖北省教育厅出面调停,没有用,上报到中央,教育部专门针对此颁发了21号令,那次才得以善终。因为这里面牵涉到一个群体的利益,文华学院里面教课就是我们本部的退休老教师,他们在退休以后,在那里拿到的工资,是他们退休以前的两倍还不止,这是根本原因”

“那些退休的老教授,有的还是院士,学校里面是权力很大的一个群体,每次学校有重大的事件决定,都会提前询问他们的意思,为什么呢,他们退休了,但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不干了,他们只要一写联名信,那就是直接交到教育部,举个例子,原来的周济是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好朋友,好同事,他们的这个人脉,对学校来说,是双刃剑”

“校长,李培根,他是最可怜的。我说一句公道话,我在这里干了大半辈子了,从没有见过哪一任校长,像他这样,凡是有个事就去护着学生的,你们都以为他一手遮天,这几年也红得很,但是这件事他什么都做不了。这个事情你们现在把矛头全部对准他是不对的,他一直都是支持你们,对文华学院武昌分校那些的他也一直都没有好脸色,但是反而被你们伤得最深,他今天刚坐飞机回来,来之前跟我说,本部的学生是无辜的,他们是受害者,我要去解释清楚,向他们道歉。“

跪求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帮助

其实真的要找的话不难的,说实话,华科的女生没多少(完全就是一茶几,尤其是工科班,一个班就1,2个)知道专业的话去华科找个熟人去打听一下应该能知道的。

另外推荐一个办法就是去加qq校友,校友上都有照片的(本人的)这样找起来比较方便。我也是08级的,貌似都加了校友的

关于华科

我刚才看了论坛的一些贴子,我觉得部分学生对华中科技大学不是很了解。

骂华科的人主要观点集中在3点

一,认为华科不能进前十,是靠几个大学合并进去的然而武书连先生却把华中科技大学02年第六,03年第5,04年第6,05年第7,让排在华科后面的学校很是不公平,所以就不服,转而用各种语言骂华科,说……。

二,认为华科的人讲话不文明老是跟别人比。什么今天和谁比,明天又和谁比,

三,华科得罪了科大

现在我就我收集的一些资料来说明一些问题,让一些不清楚的人来稍微明白一点。

对于第一个问题。

本来二十年前的1984年,华工就可以达到很不错的地位

可惜随着老校长朱九思的下台烟消云散。。。

对你们这一代一直以为华工是九十年代才开始发力,

其实是不对的。。

有一段故事我慢慢讲来..

文革时期的故事我就不讲了,

文革后恢复招生的时候,华工的教授人数已经是全国第二(67名)(原因就是

文革时代挖来的教授多,另外在七十年代很多系比如计算机信息激光等都是

全国最早建立的),仅次于清华的93名(以上数据可查当时的记录),那时华中

工学院的名气怎么样呢,在湖北已经与武大平起平坐,在两湖江西河南

四川广东广西等省的名气一点也不比今天差,只不过在北方和江浙沪一带

稍差,1980年湖北招生800名,与武大分数线相同400分(总分530 中科大最高450

北大445清华440复旦435交大430南开南京同济420华东师范412西交大410哈工大400

天大北航390武医即同济医科是385,为什么很多湖北人对天大不感冒就是从那时的分数线造成的印象)从分数线可以看出,去掉本省名额多的因素(一般10-15分左右),华工武大那时在分数上大致与西交大持平,从我们在校的外省同学分数看也是这样,即与今天的招生档次几乎是一样的。而且能读西交大的大多数还不愿意去,这是闲话,说明那时在华中地区的名气跟前些年差不多。

大概1982年(大致是1981-1983)的时候,第一次有国家奖(那时还没有专门的

自然奖)华工六项国家发明奖,仅次于清华的九项,其他象复旦交大武大等名

校排第三只有两项,此后连年名列前矛,让很多老牌感到汗颜,那时华工出国到

美国顶尖名校的也特别多,比如叶荫宇周济刘亚农(现北美中国留学生会会长

)等等,进的都是MIT,哈佛,斯坦福这样的名校,从1977-1984年那段时间华工发

展势头非常迅猛,

当时的湖北省书记是陈丕显,访问上海的时候跟上海市的

领导说,我们湖北的华中工学院和你们上海交大好有一比,当时在场的上海官员偷

笑不止,碍于情面没笑出来,但交大领导没有笑,圈内还是略有耳闻,不过交大

的生是当笑料听的。

83年的时候华中在地位上已经超过了武大,第一次设TOEFL

考点(全国除北京上海有两点外其他大区都是一个),全国七个考点华中区

就设在华中工学院,要知道当时所有大考点设置都是当地最高学府,可见华工在

当时的地位是超过武大的(此后华中区的Internet节点也设在华工而不

是武大)

1984年华工在圈内的名气达到顶峰,可见老校长朱九思对华工的贡献有多大!

当时朱在湖北省的位置就是后来周济的位置,还在台上已经贯名中国著名教

育家的称号!据传将调教育部做副部长(完全就是现在周济)!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朱九思黯然下台,没想到此事影响了华工近十年!使华工

在老百姓中的名气没有打响,由于上层没有靠山也缺乏朱校长这样的顶梁柱,华工

在上层成为弃儿,不管怎么牛好事总没份,“平平庸庸”(其实在黄树槐的领导

下偶尔牛一下但缺少支持)地度过了十年!

首先 得承认 华工 没有名气

不像南大 武大一样能够百姓皆知

那是 历史原因还有中国政治制度等等综合原因造成的

武书连把华工排到第五 是华工遭到诋毁的重要导火线

且不去论排名是否公正 我只想列几个数据比较一下

先对浙大说声对不起但浙大和华科都是并校的 校情相似 这里来比较一下

我们都知道 浙江大学1995年由杭州大学 浙江农业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 合并而成

而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 由 华中理工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 武汉城建 等合并而成

华中理工大学当时的实力如果不说在中国高校10名之内 至少在15 之内

同济医科大学在医科方面的实力 有目共睹 不敢说前五 至少前八

城建学院在建筑 环境工程方面的实力也不容低估

再来看看浙大

杭州大学 再我的印象中 它不是重点大学 但它好像是重点大学 的确有点小实力 但是和华中理工相比 是有不少差距…… 这点大家同意吧(大家不相信也没办法)

浙江医科大学 和同济医科大学 比比 那个学校更强 大家应该清楚吧

同济医科大学是百年历史的医科大学 其声誉享誉海内外 再武汉仅有的四个大医院中 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梨园医院 都是同济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

三个医院都是国家特级的医院

浙江医科大学呢?

但有一点得承认 浙大的农业的确很强 至少比华科强

再武书连得排行中,浙江大学全国第三 而有一年竟然超过北大 中国第二

这是什么原因?

再这样的事实下,为什么是华工成为全国高校的“焦点” 而浙江大学继续享受着“高校合并"

带来的无穷乐趣!!!!!!!!!

浙江大学是成功的,它的成功最重要一点是抓住了中国人的共有“思想”,浙大取名“浙江大学”是最明智的选择,“浙江大学”是百年品牌,再老一代的心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与华工),正是因为如此,加上浙大广为天下的宣传,使得“浙大”这个品牌再短短五年时间,一跃成为中国第三高校!!!

汗啊汗……

大家试想想如果当年浙江大学像华中科大取名为“浙江科技大学”,我想现在早就淹没再中国几十万大学生的“口水”中了,如果还能够做到现在的成就,那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存在柏拉图,华盛顿,林肯,凯恩斯,孔子,毛泽东!!………………

浙大要感谢一手铸就浙大辉煌的“浙大之母”——敬爱的陈至立女士,也就是被几十万华工子弟记住的先把华中排斥于中国十所高校之外,而后又为华工安置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名字的前教育部部长。

我不说“华中科技大学”的名字是好是坏,至少它保住了华工再海外的名声---永远的“hust”,但是有一点勿庸置疑,它是一个新的品牌,以前没有过,不像“浙大”,是百年品牌,早以深入人心。华科品牌的建立,需要的是时间,时间的长短,可能是几十年,也可能是上百年。

再来谈谈扩招现象,扩招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不能以偏概全,从某方面说“能否大量招生”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大学的实力水平,以中国科大为例,科大每年招收不到三千的学生,很少了吧?为什么,是因为科大不想扩招吗?不是,而是因为它的资源的承受力太小了,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资源储备等等限制了招生的数量,所以只能招收那么少的人数。

当然,华工由于地域的限制,生源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是每年都有最好的学生来到这里继续他们的education,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很多很多……

招收那么多学生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学生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北京来的学生,500多分都能被介绍进来……(我亲眼见到,但再其他名牌也有这种现象)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是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它让北京等地的考生享受着一切的好处。

正是因为“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品牌的名气和再大学排行上高高再上的位置的不对称性,使得那些无处发泄的饥渴的自以为十分先进的大学生把目标瞄准新生的“华中科大”

对华中科大的诋毁,应该看成是一种现象,是对中国大学的一种讽刺,一个实力和名气如果不对称的学府,和相似的浙江大学相比,遭受的是不同的两种命运-----------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性格的劣根性!!!

就是文学大师鲁迅说的劣根性啊----

还要残害中国人的思想多少年????

振兴华中科大,只有靠华中大师生不懈的努力,只有当华中大真正深入到广大的中国百 成为和“清华”一样人人仰望的品牌时,真正成为国际性的一流的大学时。也许,你们会发觉,现在再这里的争执是多么的无意义。

补充一下,我绝对没有对浙江大学有任何的异议只是来个比较了

下面举的是我校一位老校长说的话……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说:虽然我们华工在排名中(注:部分)进入了国内大学前十名,但我校还不是一所一流大学。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大都是工匠,是匠才,没有大作为,缺乏影响力。周济部长也是清华学子。我们只能培养工程师,却培养不出机械学家,缺少原创成果。未来社会,工匠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重要的是要能培养将才帅才,能培养创新人才。河南开封有个地方大学叫河南大学,只有几百亩,连“211”都不是,但人家培养了一百多位省部级领导、几十位大学校长,像人大的袁宝华、台大的阎振兴,还有复旦哈工大的党委书记,黄埔同学会的会长,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等,我们学校人文学院的院长就是从河南大学请来的,这样的学校未来是大有前途的。在美国,麻省理工是比不过哈佛、普林斯顿的,耶鲁大学并不强,但人家培养的领军人才是美国最多的,间接成就是极大的,单纯的比科研成果并不全面。也未必能造就一所名校,我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着值得我们深思!

我记得现任校长曾经说过一个学校好不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它毕业的人才对社会的作用大的程度。

我就举一些80年代的华工人才。

下面是清华经济系的特聘教授。

艾春荣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数学硕士(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1990年)。现任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曾任教于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微观计量经济学(半参数估计)、应用微观经济学(实证产业组织)。

白聚山

南开大学数学学士(1982),数学硕士(1985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经济学硕士(1988年),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1992年)。现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学院,曾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实证金融。

洪永淼

厦门大学物理学学士(1985年),经济学硕士(1988年),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1993年)。现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理论,非参数计量经济学,非线性时间系列分析,金融计量经济学。

李 奇

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学士(1982年),南开大学物理学硕士(1985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经济学博士(1991年)。现任教于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曾任教于加拿大贵尔夫大学和美国印地安纳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平行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变量统计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钱颖一

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1982年),耶鲁大学运筹和管理科学硕士(198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现任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曾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组织和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石寿永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学士(1984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硕士(1988年),博士(1991年)。现任教于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曾任教于加拿大皇后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

谭国富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硕士(1985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1990年)。现任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微观理论、产业组织、反垄断经济学。

田国强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毕业(1980年),数学硕士(1982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1987年)。现任教于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理论、机制设计、优化理论。

王一江

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年),经济学硕士(1985),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1989),博士(1991年)。现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组织理论、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

谢丹阳

武汉大学数学学士(198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92年)。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假期间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任教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货币与银行。

许成钢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硕士(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1年)。现任教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法律与金融。

周 林

复旦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1989年)。现任教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微观经济理论、对策论、社会选择理论。

朱晓冬

武汉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统计学硕士(198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91年) 。现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和公共财政。

首批13名特聘教授国内大学本科毕业的学校(按学校英文名称字母顺序排列):

中国矿业大学 Chinese Kuangye University: 1名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1名

华中科技大学 Huang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名

南开大学 Nankai University: 1名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2名

清华大学 Tsinghua Uiversity:1名

武汉大学 Wuhan University: 2名

厦门大学 Xiamen University: 1名

本科同等学历: 1名

摘贴自( )

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话可以去看!

我看见网大的很多帖子都说华工原来是很平常的一所大学,就算是吧,(我觉得没有必要争。)

同济医科大学就不说了,大家心理都知道。好与不好,大家心理随便怎么想!

还有个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在建筑方面也比较不错。

总的来讲华工在以前我觉得是很不错的。

现在回答第二条:说华科人老是夸自己,我就不知道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在各大论坛里有很多人是冒充华科人,然后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内容。然后又有几个华科的人冒出来说“什么华科垃圾,哪能和什么比”。之类的话 假如他是华科的人那他就不配做华科人,华科几万人都排除他,一个连自己母校的人都不爱的人没有资格评论。(我个人认为)

如果他不是华科的人,那么我希望他亲自来华科看一下,再把华科和他认为的一些名牌大学比一下。因为他根本不懂,就知道起轰。根本没有亲身体验过

还有一点华科的人都很务实,至少我身边的华科人是这样的,学风也很好,每天晚上在寝室的人都不多,还有学校为学生考虑的事情确实很多,学生在这里我觉得是比较民主。硬件我觉得是非常得好,

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食堂是非常好了,在武汉有“吃在华工之说”,或者说“华工的饭”,可见食堂是非常好的,另外有3个大绿色足球场2个较小的足球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小足球场踢起来好爽,

学习就要讲到教室,华科的西十二和东九是典范,西十二是很漂亮的可以容纳17000人而且绝大部分有空调

我非常喜欢夏天或冬天就呆在自习教师里,吹空调了,还有热水提供。

东九比西十二要大,能够容纳27000人,而且也是空调,热水。

另外还要提下的就是华科的网络,我觉得华科的校园网是非常好的:

bbs:白云黄鹤;醉晚亭,华中大在线,

尤其是华中大在线有软件下载,我个人觉得一般的软件都有的下,很方便师生。

如果你是教育网的用户那你肯定用过5q吧,它是华科的几个大三创办的,以前的主机也在华科,

我个人觉得华科的人都是很懂礼貌的,我记得我大一来的时候好多东西都是师兄帮我帮运,而且根本不认识。我反正很少见到华科的人讲粗话了,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并不否认华科也有一些没素质的人,天天拿着排名自喜(我个人最讨厌这些人),然后去骂其他的学校的人,这样的人不配做华科人。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招生的问题,比如说华科的入取分比一些名校要低很多。

我就那2002年的例子来说吧,在江西省,上海交大是630分,44人,华中科技大学是380人,最后录取分数线是597分,2003年上海交大是512,46人,华中科技大学是398人,最后录取分数线是531,2004年上海交大658分,47人,华中科技大学是631分,460人,

华科的(除了几个省一外)最低录取线一般要比重点高40来分,这分比起其他的名校来讲一点都不高,关键是华科的生源多,

回答第三点;华科得罪了科大,谁叫华科叫华中科技大学呢,而且武书连的排名还比科大强,很多科大的学生就骂起了华科,很多人都为科大不平,你在论坛上可以看到一些帖子“如到底是中科大还是华科大厉害呢”,“华科大比中科大猛之类的”,然后大家就发表评论把华科大狠狠的骂了一下,有些人就攻击华科大的人很自傲,实际上这样的帖子华科的人根本就不会发,中科大是我们的榜样,是中国国内的三甲,(清,北,中),我们华科要向中科大好好学习,我们都很尊敬中科大的人,另外有一点就是中科大和华科大我觉得培养的人才发展方向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中科大的人很多人都出国了,(不知道他们回不回国!)为国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多一些,而华科的人才就在国内做工程师之类的多一些。

这个帖子我写了一天了,希望大家不要对华科抱有什么偏见,我个人觉得华科是非常不错的,还有很少有华科的人去吹自己学校多niub的,这些人都是别人冒充的,我不知道诋毁一个学校有什么意思,我倒希望华科的排名往后一点,让华科象以前一样低调,踏实的做研究,搞学问。

每个华科人都要为华科的名声而奋斗,

各位有素质的同学要骂的话就骂吧,好与不好希望你们自己来看以下,或者说若干年后在看吧!我爱母校,希望他做一个小师弟,向科大之类的学校学习。

标签:华科学生找人代写


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6 16:02:38  回复

    004年上海交大658分,47人,华中科技大学是631分,460人, 华科的(除了几个省一外)最低录取线一般要比重点高40来分,这分比起其他的名校来讲一点都不高,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6 11:22:20  回复

    详细的解答,基本体现每个院的情况。其次,不同学校因为专业类型不一样,就业情况也很不同。下面说说华科几个大院的就业情况吧!1、光电院18届光电院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国内升学3

欢迎 发表评论:

入侵网站排行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